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9-10页 |
研究路线图 | 第10-13页 |
1 前言 | 第13-15页 |
1.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14-15页 |
2 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2.1 脂联素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2.1.1 脂联素的分子结构及生理功能 | 第15页 |
2.1.2 脂联素的调控 | 第15-16页 |
2.1.3 脂联素与肥胖 | 第16页 |
2.1.4 脂联素与血糖及胰岛素抵抗 | 第16-17页 |
2.1.5 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及2型糖尿病 | 第17页 |
2.2 老年肥胖流行趋势及危害 | 第17-18页 |
2.3 运动与肥胖 | 第18页 |
2.4 白藜芦醇相关生物学功能 | 第18-21页 |
2.4.1 白藜芦醇的来源及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2.4.2 白藜芦醇的相关生物学作用 | 第19-21页 |
2.4.2.1 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作用 | 第19页 |
2.4.2.2 心血管保护作用 | 第19页 |
2.4.2.3 抗肿瘤、抗癌作用 | 第19-21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3.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1-22页 |
3.2 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22-23页 |
3.3 运动与补充白藜芦醇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23页 |
3.4 样本采集与保存 | 第23页 |
3.5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23-28页 |
3.5.1 qRT-PCR检测脂肪组织中Adiponectin mRNA表达 | 第23-25页 |
3.5.1.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3-24页 |
3.5.1.2 总RNA的提取 | 第24页 |
3.5.1.3 RT反应 | 第24页 |
3.5.1.4 SYBR Green Realtime-PCR | 第24-25页 |
3.5.1.5 PCR程序 | 第25页 |
3.5.1.6 熔解曲线分析 | 第25页 |
3.5.2 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脏脂肪组织Adiponectin蛋白表达 | 第25-27页 |
3.5.2.1 SDS-PAGE电泳 | 第25-26页 |
3.5.2.2 转膜 | 第26页 |
3.5.2.3 免疫反应 | 第26-27页 |
3.5.2.4 化学发光、显影及定影 | 第27页 |
3.5.3 ELISA检测血浆胰岛素和Adiponectin | 第27-28页 |
3.5.3.1 胰岛素和Adiponectin的ELISA操作方法 | 第27页 |
3.5.3.2 胰岛素和Adiponectin的浓度值 | 第27-28页 |
3.5.3.3 胰岛素抵抗的计算 | 第28页 |
3.6 统计方法 | 第28-29页 |
4 结果 | 第29-40页 |
4.1 内脏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比较 | 第29-31页 |
4.1.1 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后脂联素mRNA表达比较 | 第29-30页 |
4.1.2 运动与白藜芦醇干预后脂联素mRNA表达比较 | 第30页 |
4.1.3 不同强度运动结合Res干预后脂联素mRNA表达比较 | 第30-31页 |
4.2 内脏脂肪组织的脂联素蛋白表达比较 | 第31-33页 |
4.2.1 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后内脏脂肪组织脂联素蛋白表达 | 第31-32页 |
4.2.2 运动与Res干预后内脏脂肪组织脂联素蛋白表达 | 第32-33页 |
4.2.3 不同强度运动结合Res干预后内脏脂肪组织脂联素蛋白表达 | 第33页 |
4.3 血浆脂联素浓度 | 第33-36页 |
4.3.1 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后血浆脂联素浓度比较 | 第33-34页 |
4.3.2 运动与白藜芦醇干预后血浆脂联素浓度比较 | 第34-35页 |
4.3.3 不同强度运动结合白藜芦醇干预后血浆脂联素浓度比较 | 第35-36页 |
4.4 血糖与胰岛素抵抗 | 第36-40页 |
4.4.1 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比较 | 第36-37页 |
4.4.2 运动与Res干预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比较 | 第37-38页 |
4.4.3 不同强度运动结合Res干预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比较 | 第38-40页 |
5 讨论 | 第40-43页 |
5.1 运动结合Res对老年肥胖大鼠脂联素的影响 | 第40-41页 |
5.2 运动结合Res对老年肥胖大鼠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分析 | 第41-43页 |
6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 本人读研期间获奖情况情况 | 第52页 |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