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基于常住人口视角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

中文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22页
        1.2.1 相关理论基础第16-17页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2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第22-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2 研究方法第23页
    1.4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第25-29页
    2.1 区域概况第25-27页
        2.1.1 自然地理概况第25-26页
        2.1.2 社会经济概况第26页
        2.1.3 农村居民点概况第26-27页
    2.2 数据来源和处理第27-29页
        2.2.1 数据来源第27页
        2.2.2 数据处理第27-29页
第三章 农村居民点与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第29-45页
    3.1 农村居民点与人口的总体分布特征第29-32页
        3.1.1 乡土分区特征第29-30页
        3.1.2 人口的总体分布特征第30-32页
    3.2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第32-39页
        3.2.1 不同海拔条件下农村居民点分布第32-35页
        3.2.2 不同坡度条件下农村居民点分布第35-37页
        3.2.3 不同坡向条件下农村居民点分布第37-39页
    3.3 不同区位条件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第39-45页
        3.3.1 不同道路缓冲区内农村居民点分布第39-41页
        3.3.2 不同河流缓冲区内农村居民点分布第41-43页
        3.3.3 不同乡镇中心缓冲区内农村居民点分布第43-45页
第四章 基于常住人口测算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第45-51页
    4.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第45-47页
        4.1.1 理论潜力测算第45-46页
        4.1.2 现实潜力测算第46-47页
    4.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系数测算第47-49页
    4.3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区第49-51页
第五章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第51-61页
    5.1 优化布局原则第51页
    5.2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评价第51-56页
        5.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51-53页
        5.2.2 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第53-54页
        5.2.3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评价结果分析第54-56页
    5.3 建立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模式第56-61页
        5.3.1 农村居民点优化类型第56-59页
        5.3.2 农村居民点优化策略第59-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5页
    6.1 结论第61-62页
    6.2 创新点第62-63页
    6.3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汾河上中游植被数量生态研究
下一篇:灵空山松栎混交林幼苗空间分布动态与地形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