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借贷的立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0-18页 |
(一) 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现状分析 | 第10-14页 |
1.民间借贷的概述 | 第10-13页 |
2.民间借贷立法的现状 | 第13-14页 |
(二) 我国民间借贷的立法问题分析 | 第14-18页 |
1.民间借贷缺少专门性立法 | 第14-16页 |
2.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体系不完整、冲突严重 | 第16-17页 |
3.民间借贷监管制度缺位 | 第17-18页 |
二、我国民间借贷专门性立法的合理性分析 | 第18-30页 |
(一) 民间借贷的利弊分析 | 第18-20页 |
1.发展民间借贷的优势 | 第18-19页 |
2.发展民间借贷的弊端 | 第19-20页 |
(二) 案例分析 | 第20-22页 |
(三) 法律形式的角度 | 第22-23页 |
(四) 域外的民间借贷立法实践与经验借鉴 | 第23-30页 |
1.香港的民间借贷立法实践 | 第23-24页 |
2.美国的民间借贷立法实践 | 第24-25页 |
3.德国民间借贷的立法实践 | 第25-27页 |
4.对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启示 | 第27-30页 |
三、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主要原则 | 第30-36页 |
(一) 保障民间借贷的自由发展 | 第30-31页 |
(二) 确保民间借贷的公平竞争地位 | 第31-32页 |
(三) 促进民间资本的高效率配置 | 第32-33页 |
(四) 保证借贷双方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循 | 第33-34页 |
(五) 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性 | 第34-36页 |
四、民间借贷专门法的主要内容 | 第36-44页 |
(一) 民间借贷专门法的主要内容 | 第36-40页 |
1.划定民间借贷的主体范围 | 第36-38页 |
2.民间借贷专门法的运行内容 | 第38-40页 |
(二) 民间借贷的监管制度设计 | 第40-44页 |
1.监管主体 | 第40-41页 |
2.监管模式 | 第41-42页 |
3.监管机制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