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理论 | 第16-25页 |
2.1 相机透视投影模型 | 第16-18页 |
2.1.1 针孔成像模型 | 第16页 |
2.1.2 参考坐标系及其相互变换 | 第16-18页 |
2.2 相机畸变模型 | 第18-19页 |
2.3 对极几何与常见的矩阵 | 第19-23页 |
2.3.1 对极几何 | 第19-20页 |
2.3.2 基础矩阵 | 第20-21页 |
2.3.3 本征矩阵 | 第21页 |
2.3.4 单应性矩阵 | 第21-23页 |
2.4 三维重建图像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相机标定及点云稀疏重建 | 第25-40页 |
3.1 特征点提取 | 第25-26页 |
3.2 特征点匹配 | 第26-31页 |
3.2.1 基于Randomized k-d trees的特征点匹配 | 第27-28页 |
3.2.2 基于CasHashinging的特征点匹配 | 第28-30页 |
3.2.3 特征点匹配结果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3.3 匹配点筛选 | 第31-34页 |
3.3.1 七点法求解基础矩阵 | 第31-33页 |
3.3.2 基于RANSAC的特征点匹配 | 第33页 |
3.3.3 基于ACRANSAC的特征点匹配 | 第33-34页 |
3.4 相机内外参数求解 | 第34-36页 |
3.4.1 相机内外参数初始值求解 | 第34页 |
3.4.2 BA(Bundle Adjustment)简介 | 第34-36页 |
3.5 相机标定及点云稀疏重建结果 | 第36-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点云稠密重建 | 第40-60页 |
4.1 Delauny三角剖分 | 第40-44页 |
4.1.1 Voronoi图 | 第41-42页 |
4.1.2 Delauny三角剖分定义 | 第42页 |
4.1.3 Delauny三角剖分算法 | 第42-43页 |
4.1.4 Delauny三角剖分结果 | 第43-44页 |
4.2 参考图像选择 | 第44-45页 |
4.3 深度图传播更新 | 第45-53页 |
4.3.1 图像匹配标准 | 第46-48页 |
4.3.2 基于八连域的像素传播 | 第48-51页 |
4.3.3 随机搜索 | 第51-52页 |
4.3.4 特征点迭代增长结果 | 第52-53页 |
4.4 深度图融合与平滑 | 第53-54页 |
4.4.1 深度图融合与平滑 | 第53-54页 |
4.4.2 深度图融合与平滑结果 | 第54页 |
4.5 基于PMVS算法的三维重建 | 第54-56页 |
4.5.1 初始种子面片生成 | 第55页 |
4.5.2 种子面片的扩展 | 第55-56页 |
4.5.3 错误面片过滤 | 第56页 |
4.6 稠密重建结果 | 第56-59页 |
4.6.1 稠密重建评价指标 | 第56-57页 |
4.6.2 稠密重建结果 | 第57-5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表面重建及界面设计 | 第60-68页 |
5.1 泊松表面重建 | 第60-65页 |
5.1.1 离散化 | 第62-63页 |
5.1.2 向量场与泊松方程的解 | 第63-64页 |
5.1.3 等值面提取及扩展 | 第64-65页 |
5.2 平台界面设计 | 第65-66页 |
5.3 泊松表面重建结果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8-69页 |
6.1 结论 | 第68页 |
6.2 讨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