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

温州市社会治安承包问题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7页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8-23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2.1.1 治安承包的概念第18页
        2.1.2 治安承包的主要特征第18-20页
        2.1.3 行政委托第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3页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1页
        2.2.2 行政契约理论第21-23页
3 温州市实施治安承包的实践做法及其成效第23-30页
    3.1 实施治安承包的必要性分析第23-24页
    3.2 温州市实施治安承包的主要做法第24-27页
        3.2.1 发包主体的特点第24-25页
        3.2.2 合同内容的确定第25页
        3.2.3 承包资金的落实第25-26页
        3.2.4 签订合同的程序第26页
        3.2.5 绩效考核机制第26-27页
    3.3 目前成效第27-30页
        3.3.1 社会治安状况显著改善第27-28页
        3.3.2 社会治安实时掌控能力明显增强第28页
        3.3.3 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第28-30页
4 温州市实施治安承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30-34页
    4.1 乡土礼俗社会,排斥市场竞争第30-31页
    4.2 运行机制缺乏监管,导致权力滥用第31页
    4.3 公安定位模糊,造成责任推脱第31-32页
    4.4 农村空心化,巡防人员年龄和性别结构失衡第32-33页
    4.5 法律规定不明确,巡防人员的损害救济难第33-34页
5 典型试行地区的做法与启示第34-38页
    5.1 国外的典型做法第34-35页
    5.2 国内先行地区做法第35-36页
    5.3 简要评析和启示第36-38页
6 温州市实施治安承包的完善路径第38-41页
    6.1 严格筛选、甄别承包人的资质第38页
    6.2 厘清治安承包内容的界限第38-39页
    6.3 规范承包方获得的程序第39页
    6.4 建立居民满意度测评体系和考核评估机制第39-40页
    6.5 完善行政和司法救济渠道第40-4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优质恢复系泰766的基本特性及重要性状配合力研究
下一篇:广昌县水稻籼改粳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