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优质恢复系泰766的基本特性及重要性状配合力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7页
    1.1 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第8-12页
        1.1.1 恢复系的选育标准第8页
        1.1.2 恢复系的选育方法第8-9页
        1.1.3 水稻恢复系选育进展第9-12页
    1.2 配合力及遗传力第12-16页
        1.2.1 配合力和遗传力的概念第12页
        1.2.2 配合力与亲本自身性状表型值的关系第12-13页
        1.2.3 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对杂交水稻育种的意义第13-14页
        1.2.4 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第14-15页
        1.2.5 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2.1 试验材料第17页
    2.2 试验方法第17-18页
        2.2.1 性状观察与分析第17-18页
        2.2.2 配合力测定第18页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18-2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1-35页
    3.1 恢复系泰766主要特征特性第21-24页
        3.1.1 形态学特征第21页
        3.1.2 生育期和主茎叶片数第21-22页
        3.1.3 开花习性第22-23页
        3.1.4 稻米品质表现第23-24页
        3.1.5 抗病性表现第24页
    3.2 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第24-29页
        3.2.1 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表现型方差和配合力方差分析第24-25页
        3.2.2 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分析第25-26页
        3.2.3 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第26-29页
        3.2.4 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的估算第29页
    3.3 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第29-35页
        3.3.1 稻米品质性状方差和配合力方差分析第29-30页
        3.3.2 稻米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第30-31页
        3.3.3 稻米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第31-33页
        3.3.4 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基因型方差贡献率和遗传力估算第33-35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35-36页
    4.1 恢复系泰766的主要特征特性第35页
    4.2 恢复系泰766组配遗传规律及利用价值分析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中小企业集群融模式资研究
下一篇:温州市社会治安承包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