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绪论 | 第18-2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8页 |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0-23页 |
四、论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23-26页 |
第一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共党建创新的互动关系 | 第26-34页 |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党建创新概念解析 | 第26-30页 |
(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必然性 | 第26-27页 |
(二) 中共党建创新的基本内涵和必然性 | 第27-28页 |
(三)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共党建创新的同步性 | 第28-30页 |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共党建创新的互动关系 | 第30-34页 |
(一) 中共党建创新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30-32页 |
(二)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共党建创新 | 第32-34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探索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述 | 第34-55页 |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34-40页 |
(一) 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制度进行初步探索 | 第34-36页 |
(二) 对人民民主进行初步探索 | 第36-38页 |
(三) 对法制建设进行了探索 | 第38-39页 |
(四)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失误 | 第39-40页 |
二、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40-42页 |
(一)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 | 第40-41页 |
(二) 积极发展人民民主 | 第41-42页 |
(三) 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第42页 |
三、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42-46页 |
(一)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 | 第42-43页 |
(二) 发展人民民主 | 第43-45页 |
(三) 实行依法治国 | 第45-46页 |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46-49页 |
(一)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第46-47页 |
(二) 发展人民民主 | 第47-48页 |
(三)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 第48-49页 |
五、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49-55页 |
(一)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 第49-51页 |
(二) 发展人民民主 | 第51-52页 |
(三)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 第52-53页 |
(四) 实现了国家治理的理论突破 | 第53-55页 |
第三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党建创新 | 第55-84页 |
一、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第55-62页 |
(一) 建立学习制度 | 第55-57页 |
(二) 建立请示报告制度 | 第57页 |
(三) 建立主席制度 | 第57-58页 |
(四) 建立分部分级管理干部制度 | 第58-59页 |
(五) 建立干部鉴定制度 | 第59页 |
(六) 建立干部交流制度 | 第59-60页 |
(七) 建立干部休假制度 | 第60-61页 |
(八) 建立作风建设制度 | 第61-62页 |
(九) 提出了党建制度创新的某些设想 | 第62页 |
二、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推进党内民主创新 | 第62-69页 |
(一) 进行党内民主理论创新 | 第63-64页 |
(二) 进行党内民主实践创新 | 第64-67页 |
(三) 进行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 第67-69页 |
三、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推进依规治党创新 | 第69-78页 |
(一) 遵义会议之前党对依规治党创新的初步探索 | 第69-71页 |
(二)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章的修改 | 第71-74页 |
(三)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和实行其他党内法规 | 第74-78页 |
四、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推进其他党建创新 | 第78-81页 |
(一) 进行反腐倡廉建设创新 | 第78-79页 |
(二) 提出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 第79-81页 |
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党建创新的曲折 | 第81-84页 |
第四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党建创新 | 第84-106页 |
一、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第84-90页 |
(一) 建立退休制度 | 第84-85页 |
(二) 建立顾问委员会制度 | 第85页 |
(三) 实行总书记制度 | 第85-86页 |
(四) 建立干部考核制度 | 第86-87页 |
(五) 建立省部级后备干部制度 | 第87-88页 |
(六) 建立县以上领导干部生活会制度 | 第88页 |
(七) 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 第88-89页 |
(八) 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向中纪委报告制度 | 第89页 |
(九) 建立纪委与国家检察机关联系制度 | 第89-90页 |
二、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推进党内民主创新 | 第90-94页 |
(一) 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 | 第90-91页 |
(二) 推进党内民主实践创新 | 第91-93页 |
(三) 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 第93-94页 |
三、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推进依规治党创新 | 第94-102页 |
(一) 修改党章 | 第95-98页 |
(二) 制定和实行其他党内法规 | 第98-102页 |
四、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推进其他党建创新 | 第102-106页 |
(一)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创新 | 第102-103页 |
(二) 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创新 | 第103-106页 |
第五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党建创新 | 第106-130页 |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第106-111页 |
(一) 对学习制度进行创新 | 第106-107页 |
(二) 建立参照公务员管理制度 | 第107-108页 |
(三) 建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 | 第108-109页 |
(四) 建立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制度 | 第109页 |
(五)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 | 第109-110页 |
(六) 建立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 | 第110页 |
(七) 建立巡视制度 | 第110-111页 |
(八) 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 第111页 |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党内民主创新 | 第111-115页 |
(一) 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 | 第112-113页 |
(二) 推进党内民主实践创新 | 第113-114页 |
(三) 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 第114-115页 |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依规治党创新 | 第115-123页 |
(一) 修改党章 | 第115-119页 |
(二) 制定和实行其他党内法规 | 第119-123页 |
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其他党建创新 | 第123-130页 |
(一) 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 | 第123-126页 |
(二) 进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126页 |
(三) 进行党的作风建设创新 | 第126-127页 |
(四)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创新 | 第127-128页 |
(五)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第128-130页 |
第六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党建创新 | 第130-152页 |
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第130-135页 |
(一) 建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 | 第130-131页 |
(二) 建立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 第131-132页 |
(三)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 | 第132页 |
(四)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 | 第132-133页 |
(五) 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 第133页 |
(六) 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第133-134页 |
(七) 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 第134页 |
(八) 建立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 第134-135页 |
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推进党内民主创新 | 第135-141页 |
(一) 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 | 第136-137页 |
(二) 推进党内民主实践创新 | 第137-139页 |
(三) 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 第139-141页 |
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推进依规治党创新 | 第141-147页 |
(一) 修改党章 | 第141-143页 |
(二) 制定和修订其他党内法规 | 第143-147页 |
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推进其他党建创新 | 第147-152页 |
(一)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 | 第147-149页 |
(二) 推进党建总布局创新 | 第149页 |
(三)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 | 第149-150页 |
(四) 建设“三型”政党 | 第150-152页 |
第七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党建创新 | 第152-174页 |
一、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第152-156页 |
(一)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 第152-153页 |
(二) 积极推进党建制度创新 | 第153-156页 |
二、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党内民主创新 | 第156-160页 |
(一) 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创新 | 第156-157页 |
(二) 推进党内民主实践创新 | 第157-159页 |
(三) 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 第159-160页 |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依规治党创新 | 第160-168页 |
(一) 学习和实行十八大党章 | 第160-161页 |
(二) 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而努力 | 第161-162页 |
(三) 制定、修订和清理党内法规 | 第162-168页 |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其他党建创新 | 第168-174页 |
(一)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第168-169页 |
(二) 构建优良政治生态 | 第169-170页 |
(三)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 | 第170-171页 |
(四) 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创新 | 第171-172页 |
(五) 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创新 | 第172-174页 |
第八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共党建创新的经验 | 第174-188页 |
一、坚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党建创新的对接 | 第174-176页 |
(一) 坚持国家制度与党建制度协调发展 | 第174-175页 |
(二) 坚持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协调发展 | 第175页 |
(三) 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协调发展 | 第175-176页 |
二、积极应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党建创新的问题倒逼 | 第176-177页 |
(一) 积极应对国家制度建设的倒逼 | 第176-177页 |
(二) 积极应对人民民主的倒逼 | 第177页 |
(三) 积极应对依法治国的倒逼 | 第177页 |
三、借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理念 | 第177-179页 |
四、坚持改革创新 | 第179-180页 |
(一) 将改革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建创新的重要动力 | 第179-180页 |
(二) 将创新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 | 第180页 |
五、坚持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 | 第180-184页 |
(一) 对党建制度创新、党内民主创新、依规治党创新进行了接力探索 | 第181-183页 |
(二) 对其他党建创新进行了接力探索 | 第183-184页 |
六、不断总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184-188页 |
(一) 不断总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共党建的经验教训 | 第184-185页 |
(二) 善于总结其他国家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185-188页 |
结束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中共党建创新的展望 | 第188-195页 |
一、提高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水平 | 第188-190页 |
二、推进中共党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190-192页 |
三、建设法治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第192-193页 |
四、加强党的国家治理能力建设 | 第193-194页 |
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新 | 第194-195页 |
参考文献 | 第195-20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204-206页 |
后记 | 第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