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 中国鼠疫流行现状 | 第11-12页 |
1.2 长爪沙鼠鼠疫流行状况 | 第12页 |
1.2.1 人间鼠疫状况 | 第12页 |
1.2.2 动物间鼠疫状况 | 第12页 |
1.3 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概况 | 第12-15页 |
1.3.1 长爪沙鼠 | 第14页 |
1.3.2 主要媒介 | 第14-15页 |
1.4 生态位模型在鼠疫防控中的应用 | 第15页 |
2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5-16页 |
2.1 选题依据 | 第15-16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16-21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16-18页 |
3.1.1 疫情、宿主、媒介数据 | 第16-17页 |
3.1.2 气象环境数据 | 第17-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3.2.1 长爪沙鼠动物间鼠疫时空分布 | 第18页 |
3.2.2 生态位模型 | 第18-20页 |
3.2.2.1 生态位模型概况 | 第18-19页 |
3.2.2.2 影响因素选择 | 第19-20页 |
3.2.2.3 生态位模型构建 | 第20页 |
3.2.2.4 模型验证 | 第20页 |
3.2.2.5 适宜分布区分级 | 第20页 |
3.2.3 长爪沙鼠疫情风险评估 | 第20-21页 |
3.2.4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3.2.5 分析工具 | 第21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1-55页 |
4.1 动物间疫情时空分布 | 第21-26页 |
4.2 长爪沙鼠鼠疫动物疫情适宜分布区预测 | 第26-36页 |
4.2.1 动物疫情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4.2.1.1 疫情点与对照点比例为1:4 | 第26-27页 |
4.2.1.2 疫情点与对照点比例为1:2 | 第27-28页 |
4.2.1.3 疫情点与对照点比例为1:1 | 第28-29页 |
4.2.2 MAXENT模型构建 | 第29-31页 |
4.2.3 模型验证 | 第31-32页 |
4.2.4 气候环境变量对疫情适宜分布的影响 | 第32-35页 |
4.2.5 疫情适宜分布 | 第35-36页 |
4.3 长爪沙鼠适宜分布区预测 | 第36-42页 |
4.3.1 长爪沙鼠分布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4.3.2 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4.3.3 模型验证 | 第38页 |
4.3.4 气候环境变量对长爪沙鼠适宜分布的影响 | 第38-41页 |
4.3.5 适宜分布 | 第41-42页 |
4.4 主要媒介蚤适宜分布预测 | 第42-54页 |
4.4.1 秃病蚤蒙冀亚种适宜分布预测 | 第42-48页 |
4.4.1.1 秃病蚤蒙冀亚种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4.4.1.2 模型构建 | 第44页 |
4.4.1.3 模型验证 | 第44-45页 |
4.4.1.4 气候环境变量对秃病蚤蒙冀亚种适宜分布的影响 | 第45-47页 |
4.4.1.5 适宜分布 | 第47-48页 |
4.4.2 同型客蚤指名亚种适宜分布预测 | 第48-53页 |
4.4.2.1 同型客蚤指名亚种影响因素 | 第48-49页 |
4.4.2.2 模型构建 | 第49-50页 |
4.4.2.3 模型验证 | 第50页 |
4.4.2.4 气候环境变量对同型客蚤指名亚种适宜分布的影响 | 第50-53页 |
4.4.3 主要媒介蚤适宜分布 | 第53-54页 |
4.5 长爪沙鼠鼠疫动物间疫情风险 | 第54-55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55-60页 |
5.1 气候环境因素对动物间疫情的影响 | 第55-56页 |
5.2 气候环境因素对长爪沙鼠分布的影响 | 第56页 |
5.3 气候环境因素对主要媒介蚤的影响 | 第56-57页 |
5.4 不同地理区域长爪沙鼠鼠疫动物间疫情风险 | 第57-58页 |
5.5 长爪沙鼠鼠疫防控区域疫情风险分级 | 第58-59页 |
5.6 建议 | 第59-60页 |
6 结论 | 第60页 |
7 研究特色与局限性 | 第60-61页 |
7.1 研究特色 | 第60页 |
7.2 局限性 | 第60-61页 |
8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9 致谢 | 第64-65页 |
10 附件 | 第65-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