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高温下钢筋和CFRP加固层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材料抗高温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外钢筋混凝土材料抗高温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钢筋混凝土材料抗高温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1.3.1 国内对常温状态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2 国内对高温下及高温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3 国外对常温及低温状态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7页
        1.3.4 国外对高温下和高温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5 国外对高温下和高温后FRP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9页
        1.3.6 常温及高温状态下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钢筋与混凝土的热工性能和热力学性能及构件截面温度场分析第22-36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热工性能第22-27页
        2.2.1 钢筋的热工性能第22-25页
        2.2.2 混凝土的热工性能第25-27页
    2.3 高温下钢筋和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第27-33页
        2.3.1 高温下钢筋的力学性能第27-31页
        2.3.2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分析第31-33页
    2.4 高温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热传导方程第33-34页
    2.5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热传导方程的求解条件第34-35页
    2.6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热传导方程的求解方法第35页
    2.7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基于断裂力学的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效应分析第36-49页
    3.1 概述第36页
    3.2 基于能量原理的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界面的脱粘准则第36-38页
    3.3 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界面脱粘分析第38-42页
    3.4 高温下无软化条件下钢筋和混凝土粘结界面脱粘分析第42-44页
    3.5 高温下考虑软化条件下钢筋和混凝土粘结界面脱粘分析第44-47页
    3.6 算例和数据对比分析第47-48页
    3.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应力变化研究第49-94页
    4.1 高温下粘结界面处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应力变化第49-51页
    4.2 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剪应力与相对滑移的求解模型第51-52页
    4.3 线弹性上升段粘结剪应力—滑移曲线的求解第52-53页
    4.4 非线弹性上升段粘结剪应力—滑移曲线的求解第53-54页
    4.5 开始软化阶段粘结剪应力—滑移曲线的求解第54-56页
    4.6 开始脱粘阶段粘结剪应力—滑移曲线的求解第56-57页
    4.7 脱粘平滑阶段粘结剪应力—滑移曲线的求解第57页
    4.8 算例第57-71页
        4.8.1 不同温度下混凝土试块温度场分析结果第57-66页
        4.8.2 不同温度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应力和相对滑移计算结果第66-71页
    4.9 高温下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试验分析第71-93页
        4.9.1 钢筋与混凝土高温粘结试验设计第71-72页
        4.9.2 试验试件的制作第72-75页
        4.9.3 试验的加载装置第75-77页
        4.9.4 试验的测量内容第77页
        4.9.5 试验的具体步骤第77-81页
        4.9.6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1-91页
        4.9.7 理论计算数据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91-93页
    4.10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5章 高温下CFRP加固混凝土梁粘结力分析第94-111页
    5.1 前言第94页
    5.2 基本假设第94页
    5.3 高温下CFRP加固层与混凝土粘结剪切应力分析第94-100页
    5.4 不同温度下CFRP加固层的剥落应力分析第100-105页
    5.5 算例第105-108页
    5.6 验证对比分析第108-110页
    5.7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结论第111-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6-127页
致谢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能源场站涉网性能验证试验研究
下一篇:宁夏电网短路电流水平预测和限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