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表 | 第13-16页 |
1 引言 | 第16-41页 |
1.1 提出和应用 | 第16-27页 |
1.1.1 发展需求 | 第16-17页 |
1.1.2 定义及尺度参数 | 第17-19页 |
1.1.3 能量利用形式 | 第19-27页 |
1.2 挑战及应对 | 第27-34页 |
1.2.1 引起失活的因素 | 第27-29页 |
1.2.2 促进燃烧的方法 | 第29-3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34-39页 |
1.3.1 火焰机理研究 | 第34-35页 |
1.3.2 燃烧室结构研究 | 第35页 |
1.3.3 燃料研究 | 第35-36页 |
1.3.4 催化燃烧研究 | 第36-38页 |
1.3.5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1.4 本文研究思路 | 第39-41页 |
2 不同载体对Pt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1-56页 |
2.1 引言 | 第41-43页 |
2.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第43-45页 |
2.2.1 催化剂制备及表征 | 第43-44页 |
2.2.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第44-45页 |
2.3 催化剂特性 | 第45-51页 |
2.3.1 催化剂表面特性 | 第45-48页 |
2.3.2 Pt的价态 | 第48-49页 |
2.3.3 H_2-程序升温还原 | 第49-51页 |
2.4 燃烧特性分析 | 第51-55页 |
2.4.1 二甲醚转化率随温度变化 | 第51-52页 |
2.4.2 反应速率 | 第52-5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3 催化剂空间密度对催化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56-75页 |
3.1 引言 | 第56-57页 |
3.2 实验和模拟研究方法 | 第57-62页 |
3.2.1 实验及测试方法 | 第57-59页 |
3.2.2 计算方法及模型 | 第59-62页 |
3.3 催化剂空间密度对CH_4催化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 第62-67页 |
3.3.1 稳燃当量比极限 | 第62-63页 |
3.3.2 燃烧效率 | 第63-65页 |
3.3.3 壁面温度和热损失 | 第65-67页 |
3.4 催化剂空间密度对CH_4燃烧特性影响的模拟结果 | 第67-73页 |
3.4.1 燃烧器内温度和物质浓度分布 | 第67-72页 |
3.4.2 壁面散热损失 | 第72-7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4 燃料特性与催化燃烧特性及催化剂失活机制的关联 | 第75-99页 |
4.1 引言 | 第75-79页 |
4.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第79-81页 |
4.2.1 催化剂制备 | 第79页 |
4.2.2 实验系统简介 | 第79页 |
4.2.3 燃烧特性测试 | 第79-80页 |
4.2.4 催化表征 | 第80-81页 |
4.3 CH_4、CH_3OH、CH_2CH_3OH催化燃烧特性对比 | 第81-89页 |
4.3.1 催化剂特性 | 第81页 |
4.3.2 稳燃极限 | 第81-84页 |
4.3.3 燃烧效率 | 第84-86页 |
4.3.4 壁面和尾气温度 | 第86-87页 |
4.3.5 产热和散热 | 第87-89页 |
4.4 CH_2CH_3OH、CH_3OCH_3催化燃烧特性对比 | 第89-93页 |
4.4.1 燃烧效率 | 第89-90页 |
4.4.2 壁面温度及散热 | 第90-92页 |
4.4.3 催化剂稳定性 | 第92-93页 |
4.5 CH_2CH_3OH、CH_3OCH_3对Pt/ZSM5催化剂失活的作用机制 | 第93-97页 |
4.5.1 反应前后Pt颗粒形态变化 | 第93-94页 |
4.5.2 催化剂表面积碳 | 第94-95页 |
4.5.3 反应前后催化剂表面元素的价态 | 第95-9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5 CH_3OCH_3在Pt/ZSM5上催化燃烧动力学研究 | 第99-109页 |
5.1 引言 | 第99-100页 |
5.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第100-102页 |
5.2.1 催化剂制备及表征 | 第100-101页 |
5.2.2 燃烧实验设置 | 第101-102页 |
5.3 反应速率模型 | 第102-107页 |
5.3.1 Power-rate law模型 | 第102-104页 |
5.3.2 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 | 第104-107页 |
5.4 误差分析 | 第107-10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6 微型缩放喷管中的燃烧特性及缩放结构的强化燃烧机制 | 第109-137页 |
6.1 引言 | 第109-110页 |
6.2 实验及模拟方法 | 第110-114页 |
6.2.1 实验及测试方法 | 第110-111页 |
6.2.2 计算方法及模型 | 第111-114页 |
6.3 H_2与空气预混燃烧特性分析 | 第114-125页 |
6.3.1 稳燃范围 | 第114-117页 |
6.3.2 当量比的影响 | 第117-124页 |
6.3.3 入口流速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6.4 H_2/CH_4掺混与空气预混燃烧特性 | 第125-130页 |
6.4.1 稳燃范围 | 第125-128页 |
6.4.2 壁面温度 | 第128-129页 |
6.4.3 散热损失 | 第129-130页 |
6.5 CH_3OH与空气预混燃烧特性 | 第130-135页 |
6.5.1 稳燃范围 | 第130-132页 |
6.5.2 壁面温度和散热 | 第132-134页 |
6.5.3 火焰稳定位置 | 第134-135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7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137-14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37-139页 |
7.2 创新点 | 第139页 |
7.3 工作展望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7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0-171页 |
作者简历 | 第171-172页 |
致谢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