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第一章 荒野奇葩 | 第10-21页 |
| 一、台湾电影产业与新锐导演的崛起 | 第10-14页 |
| 二、创作热点:“在地”、青春、“同志” | 第14-21页 |
| (一)“在地” | 第14-17页 |
| (二) 青春 | 第17-18页 |
| (三)“同志”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商业电影—类型的觉醒 | 第21-34页 |
| 一、低成本类型片的尝试与摸索—以三和娱乐的电影制作为例 | 第22-26页 |
| 二、从票房奇迹到成熟范例—谈《海角七号》与《锰舟> | 第26-30页 |
| (一) 《海角七号》:奇迹 | 第26-28页 |
| (二) 《艋舺》:范例 | 第28-30页 |
| 三、大片的驾驭与类型的创新—以苏照彬的电影创作为例 | 第30-34页 |
| (一) 《诡丝》:不一样的鬼片 | 第31-32页 |
| (二) 《剑雨》:别样的江湖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艺术电影—原创的坚守 | 第34-45页 |
| 一、个性化与通俗化的平衡 | 第34-36页 |
| 二、作者风格初养成 | 第36-45页 |
| (一) 李康生 | 第36-38页 |
| (二) 钟孟宏 | 第38-40页 |
| (三) 周美玲 | 第40-42页 |
| (四) 郑有杰 | 第42-45页 |
| 第四章 振兴的一代 | 第45-50页 |
| 一、机遇与挑战 | 第45-48页 |
| 二、改变与坚守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