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论汉初儒法并举的法律原则--以《二年律令·贼律》及《睡虎地秦墓竹简》为研究中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导论第9-13页
 一、 学术回顾第9-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三、 研究方法第13页
第一章 《二年律令·贼律》对秦律法家法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第13-33页
 第一节 《二年律令·贼律》对秦律中法家“重刑主义”法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第14-26页
  一、 对法家崇尚酷刑法律原则继承与发展第15-22页
  二、 对法家主张连坐制度的法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第22-26页
 第二节 《二年律令·贼律》对秦律中法家“缘法而治”法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第26-33页
  一、 对法网严密法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第26-30页
  二、 对法家刑无等级法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第30-32页
  三、 对法家赏罚必于民心法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第32-33页
第二章 《二年律令·贼律》对秦律儒家法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第33-45页
 第一节 对崇尚“孝”的伦理价值的法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第34-40页
  一、 “孝”在儒家法律原则中的重要性第34-35页
  二、 汉初对“孝”的伦理价值的继承与发展第35-40页
 第二节 对崇尚“父权”、“夫权”伦理价值的法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第40-45页
  一、 父权、夫权理论在儒家法律原则中的重要性第40-41页
  二、 汉初对崇尚父权、夫权伦理价值的法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第41-45页
第三章 《贼律》中儒法并举法律原则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影响第45-57页
 第一节 汉初儒法并举法律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第46-52页
  一、 汉初儒法并举法律原则产生的政治背景第46-48页
  二、 汉初儒法并举法律原则产生的经济背景第48-50页
  三、 汉初儒法并举法律原则产生的思想背景第50-52页
 第二节 汉初儒法并举法律原则产生的历史影响第52-57页
  一、 汉初儒法并举法律原则对中国封建时代法典儒家化特色形成的历史影响第53-55页
  二、 儒法并举法律原则对封建时代中国政治模式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附录 贼律考与《二年律令·贼律》文本分析第58-63页
 第一节 “贼”、“律”的字意考释第58-60页
  一、 “贼”字考释第58-59页
  二、 “律”字考释第59-60页
 第二节 “贼律”名称的出现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6-67页
后记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及其完善路径研究
下一篇:凯尔森、哈特法律效力论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