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研究创新点 | 第7-8页 |
1.3 研究方法与途径 | 第8-9页 |
1.3.1 资料收集的方法 | 第8页 |
1.3.2 归纳分析的方法 | 第8页 |
1.3.3 系统动态的方法 | 第8页 |
1.3.4 对比法 | 第8页 |
1.3.5 结合史论、图文互论、归纳总结,进而成文 | 第8-9页 |
第2章 八十年代前中西方绘画思想简述 | 第9-18页 |
2.1 西方绘画思潮 | 第9-11页 |
2.1.1 美国艺术思潮 | 第9-11页 |
2.1.1.1 现代主义与传统画风的碰撞 | 第9-10页 |
2.1.1.2 战争--艺术移民 | 第10页 |
2.1.1.3 主流艺术形式--抽象表现主义 | 第10-11页 |
2.2 八十年代前的中国绘画风格与人才培养 | 第11-18页 |
2.2.1 建国初期的中国绘画风格 | 第11-13页 |
2.2.1.1 建国初期中国绘画状况概述 | 第11-13页 |
2.2.1.2 早期中苏交流 | 第13页 |
2.2.2 通过交流学习培训中国画家 | 第13-18页 |
2.2.2.1 派出去 | 第14页 |
2.2.2.2 请进来 | 第14-15页 |
2.2.2.3 中国现实主义绘画 | 第15-18页 |
第3章 八十年代西方艺术思想影响下中国绘画发展概述 | 第18-41页 |
3.1 八十年代后西方艺术思潮概览 | 第18-22页 |
3.1.1 成因 | 第18-19页 |
3.1.1.1 纽约成为艺术中心 | 第18-19页 |
3.1.1.2 西方经济发展,巴黎、柏林重新崛起 | 第19页 |
3.1.2 体现 | 第19-22页 |
3.1.2.1 艺术多元化 | 第19-20页 |
3.1.2.2 边缘化艺术 | 第20-21页 |
3.1.2.3“他者”艺术 | 第21页 |
3.1.2.4 艺术世俗性 | 第21-22页 |
3.2 西方艺术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当代绘画 | 第22-41页 |
3.2.1 吸收与借鉴 | 第23-34页 |
3.2.1.1 新视角下现实主义绘画新发展 | 第23-26页 |
3.2.1.2 非理性思维影响下的中国绘画 | 第26-34页 |
3.2.2 本土艺术的复兴 | 第34-39页 |
3.2.2.1 星星美展 | 第34-35页 |
3.2.2.2 '85新潮 | 第35-39页 |
3.2.3 背景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第4章 结论 | 第41-44页 |
4.1 分析 | 第41页 |
4.2 展望 | 第41-43页 |
4.3 总结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