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7页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第17-24页 |
1. 材料 | 第17-19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7页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7-18页 |
1.3 实验试剂 | 第18-19页 |
1.4 实验药品 | 第19页 |
2. 方法 | 第19-23页 |
2.1 动物分组 | 第19页 |
2.2 模型建立 | 第19页 |
2.3 药物干预 | 第19-20页 |
2.4 行为学检测 | 第20-22页 |
2.5 电生理实验 | 第22-23页 |
3. 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3.1 电生理分析方法 | 第23页 |
3.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结果 | 第24-40页 |
1 各组大鼠旷场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24-30页 |
1.1 药物干预前各组大鼠旷场实验不同区域结果的比较 | 第24页 |
1.2 药物干预前各组大鼠旷场实验不同时间段结果的比较 | 第24-25页 |
1.3 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旷场实验不同区域结果的比较 | 第25-26页 |
1.4 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旷场实验不同时间段结果的比较 | 第26-27页 |
1.5 药物干预前后各组大鼠旷场实验结果的对比 | 第27-30页 |
2 各组大鼠强迫游泳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30-32页 |
2.1 药物干预前各组大鼠强迫游泳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30-31页 |
2.2 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强迫游泳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31页 |
2.3 药物干预前后各组大鼠强迫游泳实验结果的对比 | 第31-32页 |
3 各组大鼠Y-迷宫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32-33页 |
3.1 药物干预前各组大鼠Y-迷宫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32页 |
3.2 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Y-迷宫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32-33页 |
3.3 药物干预前后各组大鼠Y-迷宫实验结果的对比 | 第33页 |
4 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33-39页 |
4.1 逃避潜伏期比较 | 第33-35页 |
4.2 运动路程比较 | 第35-36页 |
4.3 游泳速度比较 | 第36页 |
4.4 策略分析比较 | 第36-38页 |
4.5 靶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和穿台次数的比较 | 第38-39页 |
5 各组大鼠电生理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5页 |
1. 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2. D-丝氨酸对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症状的影响 | 第41-42页 |
3. D-丝氨酸对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综述 | 第53-63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电生理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63-71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