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5-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2.1 软件缺陷预测数据集中的维度爆炸问题研究 | 第16-17页 |
1.2.2 软件缺陷预测中的噪声移除和抗干扰能力研究 | 第17-18页 |
1.2.3 软件缺陷预测数据集中的类间不平衡问题研究 | 第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2 软件缺陷预测及相关工作 | 第21-28页 |
2.1 软件缺陷预测中的度量元设定研究 | 第22-23页 |
2.2 缺陷预测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 | 第23-24页 |
2.3 缺陷预测数据集预处理方法研究 | 第24-28页 |
3 基于聚类分析的特征选择方法研究 | 第28-52页 |
3.1 研究动机 | 第28-29页 |
3.2 基于聚类分析的特征选择方法CAFeS | 第29-35页 |
3.2.1 CAFeS框架结构 | 第29-32页 |
3.2.2 特征与类标之间的相关度 | 第32-34页 |
3.2.3 特征与特征之间的关联度 | 第34页 |
3.2.4 CAFeS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34-35页 |
3.3 实验设计 | 第35-41页 |
3.3.1 测评数据集 | 第36-37页 |
3.3.2 测评指标 | 第37-39页 |
3.3.3 显著性检验 | 第39-40页 |
3.3.4 实验细节 | 第40-41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50页 |
3.4.1 缺陷预测模型的性能 | 第42-45页 |
3.4.2 特征子集的冗余度 | 第45-48页 |
3.4.3 特征选择方法的性能比较 | 第48-50页 |
3.5 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可容忍噪声的特征选择方法研究 | 第52-73页 |
4.1 研究动机 | 第52-53页 |
4.2 可容忍噪声的特征选择方法NtFCS | 第53-57页 |
4.2.1 NtFCS框架结构 | 第53-54页 |
4.2.2 三种启发式特征选择策略 | 第54-55页 |
4.2.3 算法描述及分析 | 第55-57页 |
4.3 实验设计 | 第57-61页 |
4.3.1 测评数据集 | 第57-58页 |
4.3.2 模拟噪声 | 第58-59页 |
4.3.3 测评指标 | 第59页 |
4.3.4 实验细节 | 第59-61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71页 |
4.4.1 增加噪声干扰前的缺陷预测性能分析 | 第61-63页 |
4.4.2 增加噪声干扰后的缺陷预测性能分析 | 第63-67页 |
4.4.3 三种影响因素变化时的缺陷预测性能分析 | 第67-71页 |
4.5 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5 面向类间不平衡的特征选择方法研究 | 第73-95页 |
5.1 研究动机 | 第73-74页 |
5.2 两阶段数据预处理方法 | 第74-78页 |
5.2.1 方法框架 | 第74页 |
5.2.2 特征选择阶段 | 第74-76页 |
5.2.3 实例筛选阶段 | 第76-78页 |
5.3 实验设计 | 第78-80页 |
5.3.1 实验问题 | 第78页 |
5.3.2 实验细节 | 第78-80页 |
5.4 实证研究 | 第80-93页 |
5.4.1 两阶段方法中特征选择的最佳组合 | 第80-82页 |
5.4.2 两阶段方法有效性检验 | 第82-88页 |
5.4.3 NTC的有效性检验 | 第88-89页 |
5.4.4 实例筛选的有效性检验 | 第89-91页 |
5.4.5 数据集对实验结果的性能影响 | 第91-93页 |
5.5 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93-9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5-98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95-9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