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初等学校、中等学校论文

当代中学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概念界定第11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1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第11-12页
        1.3.2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第12页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12-14页
        1.4.1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12-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3 研究框架第14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1.5.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5.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中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对学校公共空间的影响第16-27页
    2.1 我国现行的中学教育模式及校园建筑特征第16-19页
        2.1.1 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第16-17页
        2.1.2 现行教育理念下中学建筑的特征第17-19页
    2.2 我国中学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第19-23页
        2.2.1 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第19-20页
        2.2.2 从“片面学习”到“全面学习”第20-21页
        2.2.3 从“重点培养”到“全员发展”第21-22页
        2.2.4 从“独立竞争”到“合作学习”第22-23页
    2.3 中学教学模式的发展对学校公共空间的需求第23-27页
        2.3.1 公共性第23-24页
        2.3.2 开放性第24页
        2.3.3 趣味性第24-25页
        2.3.4 主题性第25页
        2.3.5 传承性第25-27页
第三章 中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及案例分析第27-48页
    3.1 庭院空间第27-37页
        3.1.1 室外庭院空间第27-35页
        3.1.2 室内庭院空间第35-37页
        3.1.3 小结第37页
    3.2 廊道空间第37-44页
        3.2.1 通道空间第38-41页
        3.2.2 竖向交通空间第41-42页
        3.2.3 连廊空间第42-44页
        3.2.4 小结第44页
    3.3 灰空间第44-48页
        3.3.1 边廊空间第44-46页
        3.3.2 底层架空第46-47页
        3.3.3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普育学校公共空间设计分析第48-65页
    4.1 普育学校概况第48-50页
        4.1.1 普育学堂第48页
        4.1.2 建设背景第48-49页
        4.1.3 校园概况第49-50页
        4.1.4 校园规划布局第50页
    4.2 普育学校的设计思想第50-51页
    4.3 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第51-58页
        4.3.1 庭院空间第51-55页
        4.3.2 廊道空间第55-57页
        4.3.3 灰空间第57-58页
    4.4 普育学校对传统教育建筑设计的回应第58-64页
        4.4.1 轴线第58-59页
        4.4.2 庭院第59-61页
        4.4.3 形式与材质第61-63页
        4.4.4 空间组合第63-64页
    4.5 普育学校设计成果的评价第64-65页
第五章 我国中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的展望第65-70页
    5.1 校园空间向综合性发展第65-66页
    5.2 校园空间向整体性发展第66-67页
    5.3 校园空间向灵活性发展第67-68页
    5.4 校园空间向内涵性发展第68-69页
    5.5 小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菏泽市公交运行环境改善对策研究
下一篇:福利型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更新探讨--以黄金海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