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8页 |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10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第二节 田野点介绍 | 第10-11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 | 第11-13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二、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 一、有关民族村落发展的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 二、有关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研究成果 | 第15-16页 |
| 三、有关八角城村的研究成果 | 第16-18页 |
| 第一章 八角城村概况 | 第18-25页 |
| 第一节 八角城村历史沿革 | 第18-20页 |
| 第二节 八角城村概况 | 第20-25页 |
| 一、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1页 |
| 二、民族构成状况 | 第21-22页 |
| 三、经济结构状况 | 第22-23页 |
| 四、生活方式 | 第23-24页 |
| 五、自然资源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现代化背景下八角城村社区文化现状及特点 | 第25-36页 |
| 第一节 现代化背景下八角城村社区文化现状 | 第25-33页 |
| 一、物质文化层面 | 第25-30页 |
| 二、精神文化层面 | 第30-32页 |
| 三、制度文化层面 | 第32-33页 |
| 第二节 现代化背景下八角城村社区文化特点 | 第33-36页 |
| 一、民族性 | 第33-34页 |
| 二、包容性 | 第34页 |
| 三、适应性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八角城村现代化发展的前景探析 | 第36-43页 |
| 第一节 八角城村现代化发展前景的优势条件 | 第36-39页 |
| 一、自然资源优势 | 第36-37页 |
| 二、人文资源优势 | 第37-38页 |
| 三、村民的发展意愿 | 第38-39页 |
| 四、政府的重视 | 第39页 |
| 第二节 八角城村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旅游业 | 第39-41页 |
| 一、八角城村旅游业发展的萌芽 | 第39-40页 |
| 二、八角城村的旅游业开发项目的实施 | 第40-41页 |
| 第三节 八角城村现代化发展前景展望 | 第41-43页 |
| 一、旅游业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41页 |
| 二、八角城村发展旅游业的现实效益 | 第41-42页 |
| 三、八角城村旅游业发展与自身现代化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八角城村社区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43-47页 |
| 第一节 八角城村社区现代化发展的内部制约因素 | 第43-44页 |
| 一、传统思想的弊端 | 第43-44页 |
| 二、教育事业的滞后 | 第44页 |
| 第二节 八角城村社区现代化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 | 第44-47页 |
| 一、自然资源缺少开发 | 第44-45页 |
| 二、封闭的自然人文环境 | 第45页 |
| 三、人口流失和老龄化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针对八角城村社区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7-50页 |
| 第一节 有效开发八角城地区的资源 | 第47页 |
| 第二节 政府工作全方位的支持 | 第47-48页 |
| 第三节 村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 第48-50页 |
| 附录一 | 第50-52页 |
| 附录二 | 第52-53页 |
| 附录三 | 第53-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