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组织考试作弊罪的界定及单独犯罪化 | 第13-16页 |
(一) 组织考试作弊罪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 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内涵 | 第13页 |
2. 组织考试作弊罪的特征 | 第13-14页 |
(二) 组织考试作弊罪单独犯罪化的必要性 | 第14-16页 |
1. 组织考试作弊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 | 第14-15页 |
2. 组织考试作弊行为原有刑法规制的捉襟见肘 | 第15-16页 |
二、组织考试作弊罪的法益确定 | 第16-22页 |
(一) 组织考试作弊罪的法益探讨 | 第16-17页 |
1. 关于组织考试作弊罪法益的观点纷争 | 第16页 |
2. 组织考试作弊罪的法益是国家考试管理秩序 | 第16-17页 |
(二) 国家考试管理秩序对组织考试作弊罪认定的影响 | 第17-19页 |
1. 国家考试管理秩序对危害行为认定的影响 | 第17-18页 |
2. 国家考试管理秩序对犯罪成立的影响 | 第18-19页 |
(三)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考试范围 | 第19-22页 |
1. 国家考试法律范围界定 | 第19-21页 |
2. 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具体形式 | 第21-22页 |
三、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组织考试作弊行为的认定——基于刑法第284条第一款的分析 | 第22-26页 |
(一)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组织行为的认定 | 第22-24页 |
1.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组织行为 | 第22-23页 |
2.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被组织者数量 | 第23-24页 |
(二)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作弊行为的认定 | 第24-26页 |
1.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作弊行为界定标准 | 第24页 |
2.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作弊行为的类型化分析 | 第24-26页 |
四、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提供帮助行为的认定——基于刑法第284条第二款的分析 | 第26-29页 |
(一)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帮助行为正犯化 | 第26-27页 |
1. 关于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的争议 | 第26页 |
2. 关于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帮助行为正犯化之肯定 | 第26-27页 |
(二)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帮助行为独立设罪之否定 | 第27-29页 |
1.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帮助行为独立设罪的争议 | 第27-28页 |
2.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帮助行为独立设罪之否定 | 第28-29页 |
五、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完成形态 | 第29-32页 |
(一) 组织考试作弊罪应当是行为犯 | 第29-30页 |
1. 组织考试作弊罪为结果犯观点的批判 | 第29页 |
2. 组织考试作弊罪是行为犯的理由说明 | 第29-30页 |
(二) 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完成形态的具体判断 | 第30-32页 |
1. 组织行为完成说与作弊行为完成说的观点之争 | 第30页 |
2. 组织行为完成说之提倡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