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花草蒙拾》词论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王士禛生平与其词学活动 | 第12-16页 |
第一节 家族影响下的王士禛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王士禛的词学活动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词之因革论 | 第16-30页 |
第一节 诗词曲之别 | 第16-21页 |
一、词体特征 | 第16-18页 |
二、王士禛的诗、词、曲之别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南北之争、婉约豪放 | 第21-30页 |
一、词的南北之争 | 第21-25页 |
二、婉约、豪放正变之争 | 第25-30页 |
第三章 词之“真色”论 | 第30-40页 |
第一节 王士禛对“真”的阐释 | 第30-34页 |
一、王士禛“真色”观的渊源 | 第30-32页 |
二、真与真情 | 第32-34页 |
第二节“真色”与“自然”、“本色” | 第34-40页 |
一、自然之美 | 第35-37页 |
二、本色之论 | 第37-40页 |
第四章 词之“神韵”论 | 第40-50页 |
第一节 神韵诗说与神韵词说 | 第40-44页 |
一、王士禛“神韵”思想的发展 | 第40-42页 |
二、神韵诗学与词学 | 第42-44页 |
第二节“神韵”词说与“清远”词风 | 第44-50页 |
一、以“神韵”论词 | 第44-46页 |
二、词之“清远”与神韵 | 第46-50页 |
第五章 王士禛及其词论的影响 | 第50-56页 |
第一节 对广陵词坛的影响 | 第50-53页 |
第二节 对后代词人的影响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