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生物碳吸附西维因和土霉素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生物碳增强土壤吸附固定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第12-27页
    1 土壤中共存有机物污染现状及吸附/固定阻控技术第13-17页
    2 生物碳来源及其结构特征第17-19页
        2.1 生物碳的来源和制备方法第17-18页
        2.2 生物碳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征第18-19页
    3 生物碳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及影响因素第19-23页
        3.1 生物碳的结构性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影响第19-21页
        3.2 有机污染物的结构性质对其在生物碳上吸附的影响第21-22页
        3.3 环境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第22-23页
    4 生物碳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固定作用第23页
    5 存在科学问题及论文研究思路第23-27页
第二章 生物碳吸附西维因和土霉素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第27-50页
    1 实验部分第28-31页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8-29页
        1.2 生物碳样品的制备第29页
        1.3 生物碳化学组分和理化性质的表征方法第29页
        1.4 生物碳上的吸附实验第29-30页
        1.5 生物碳增强土壤吸附实验第30页
        1.6 分析测定方法第30-31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1-48页
        2.1 生物碳的结构组成及理化性质第31-34页
        2.2 西维因和土霉素在生物碳上的吸附第34-38页
        2.3 生物碳吸附西维因和土霉素的构效关系第38-40页
        2.4 共存西维因和土霉素在生物碳上的吸附第40-44页
        2.5 生物碳增强土壤吸附西维因和土霉素第44-48页
    3 小结第48-50页
第三章 去矿物处理对生物碳吸附西维因和土霉素的影响第50-67页
    1 实验部分第50-53页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50-51页
        1.2 生物碳去矿物处理第51页
        1.3 去矿物生物碳理化性质的表征第51-52页
        1.4 生物碳上的吸附实验第52页
        1.5 灰分上的吸附实验第52-53页
        1.6 分析测定方法第53页
    2 结果与讨论第53-65页
        2.1 去矿物处理对生物碳结构性质的影响第53-56页
        2.2 西维因和土霉素在去矿物前后生物碳的吸附第56-60页
        2.3 矿质组分对牛粪生物碳吸附西维因和土霉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60-62页
        2.4 共存西维因和土霉素在去矿物前后生物碳上的吸附第62-65页
    3 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67-71页
    1 研究结论第67-69页
        1.1 生物碳吸附西维因和土霉素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第67-68页
        1.2 去矿物处理对生物碳吸附西维因和土霉素的影响第68-69页
    2 主要创新点第69-70页
    3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1页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杭州市某区PM2.5理化特征及其细胞毒性研究
下一篇:典型矿物材料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作用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