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能源消费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1.1 能源及能源消费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能源消费评价指标 | 第16-17页 |
2.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2 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天津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现状 | 第20-31页 |
3.1 天津市能源消费现状 | 第20-24页 |
3.1.1 天津市能源消费与生产的总量及变化趋势 | 第20-22页 |
3.1.2 天津市能源消费结构及特点 | 第22-23页 |
3.1.3 天津市能源消费的产业构成 | 第23-24页 |
3.2 天津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现状 | 第24-27页 |
3.2.1 天津市经济增长现状 | 第24-26页 |
3.2.2 天津市产业结构现状 | 第26-27页 |
3.3 天津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第27-31页 |
3.3.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整体趋势 | 第27-29页 |
3.3.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变化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天津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1-39页 |
4.1 计量模型介绍 | 第31-34页 |
4.1.1 序列的平稳性及检验方法 | 第31-32页 |
4.1.2 协整理论 | 第32页 |
4.1.3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2-33页 |
4.1.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3-34页 |
4.2 基于二变量的天津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4-39页 |
4.2.1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34-35页 |
4.2.2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第35-36页 |
4.2.3 协整检验 | 第36-37页 |
4.2.4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7-38页 |
4.2.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天津市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 第39-45页 |
5.1 天津市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强度的关系 | 第39-43页 |
5.2 天津市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关系 | 第43-45页 |
第六章 天津市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45-49页 |
6.1 灰色关联分析的模型介绍 | 第45-46页 |
6.2 天津市能源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46-47页 |
6.2.1 数据选取 | 第46页 |
6.2.2 数据的处理及计算 | 第46-47页 |
6.3 分析结论 | 第47-49页 |
第七章 能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天津市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 第49-56页 |
7.1 天津市节能降耗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第49-50页 |
7.1.1 天津市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形势 | 第49-50页 |
7.1.2 天津市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挑战 | 第50页 |
7.2 对策建议 | 第50-56页 |
7.2.1 鼓励技术创新,加速能源科技转化 | 第50-51页 |
7.2.2 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体系 | 第51-52页 |
7.2.3 寻求绿色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第52-53页 |
7.2.4 完善政策体系,护航能源产业发展 | 第53-54页 |
7.2.5 提高节能意识,共建绿色环保城市 | 第54-56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8.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8.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