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现实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1 唯物史观分析方法第17-18页
        1.4.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第18页
    1.5 创新点第18-20页
2 大学生社会心态概念、作用及理论基础第20-27页
    2.1 相关概念辨析第20-22页
        2.1.1 社会心态第20-21页
        2.1.2 积极社会心态第21页
        2.1.3 大学生社会心态第21-22页
    2.2 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作用第22-24页
        2.2.1 积极社会心态的正面作用第22-23页
        2.2.2 消极社会心态的负面作用第23-24页
    2.3 大学生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2.3.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第24-25页
        2.3.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5页
        2.3.3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第25-27页
3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心态调适中的可行性研究第27-32页
    3.1 思想政治素质与大学生社会心态具有内在关联性第27-28页
        3.1.1 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具有重要作用第27-28页
        3.1.2 大学生社会心态对思想政治素质产生重要影响第28页
    3.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涵盖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第28-29页
    3.3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大学生社会心态调适的功能第29-32页
        3.3.1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个体性功能第29-30页
        3.3.2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性功能第30-32页
4 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总体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第32-41页
    4.1 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总体现状第32-35页
        4.1.1 大学生社会认知层面第32-33页
        4.1.2 大学社会情绪层面第33页
        4.1.3 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层面第33-34页
        4.1.4 大学生社会行为倾向层面第34-35页
    4.2 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4.2.1 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第35-36页
        4.2.2 对社会的负面情绪逐渐增多第36页
        4.2.3 价值取向功利化第36-37页
        4.2.4 对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冷漠第37页
    4.3 大学生社会心态成因分析第37-41页
        4.3.1 个人因素第38页
        4.3.2 社会因素第38-40页
        4.3.3 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第40-41页
5 思想政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第41-50页
    5.1 提升大学生社会认知水平第41-43页
        5.1.1 重视大学生思维方式培养第41-42页
        5.1.2 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第42页
        5.1.3 将社会认知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42-43页
    5.2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情绪第43-45页
        5.2.1 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意识第43-44页
        5.2.2 增加社会情绪学习的教学内容第44页
        5.2.3 净化媒体传播环境第44-45页
    5.3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45-47页
        5.3.1 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第45-46页
        5.3.2 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第46页
        5.3.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第46-47页
    5.4 引导大学生积极的社会行为倾向第47-50页
        5.4.1 注重大学生自控能力培养第47-48页
        5.4.2 强化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作用第48页
        5.4.3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2-5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非线性特性与控制研究
下一篇:社会转型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