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2.1 信贷风险 | 第14-15页 |
1.2.2 信贷风险的特征 | 第15页 |
1.2.3 信贷风险类型 | 第15-16页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8页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3 对现有研究评述 | 第19页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20-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2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第二章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及管理状况 | 第23-35页 |
2.1 背景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2.2 A农村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 第24-26页 |
2.2.1 基本情况 | 第24页 |
2.2.2 市场定位 | 第24-25页 |
2.2.3 经营情况 | 第25页 |
2.2.4 收入结构 | 第25-26页 |
2.3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析 | 第26-32页 |
2.3.1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概况 | 第26-27页 |
2.3.2 A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 第27-28页 |
2.3.3 基于贷款风险集中度的信贷资产质量分析 | 第28-29页 |
2.3.4 基于贷款结构的信贷资产质量分析 | 第29-32页 |
2.4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2.4.1 存贷结构有待优化 | 第32-33页 |
2.4.2 贷款期限结构有待改进 | 第33页 |
2.4.3 贷款集中度高 | 第33页 |
2.4.4 资产结构有待优化 | 第33-34页 |
2.4.5 不良贷款率回升 | 第34-35页 |
第三章 A农村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成因分析 | 第35-45页 |
3.1 企业类不良信贷资产现状分析 | 第35页 |
3.2 企业类不良信贷资产成因分析 | 第35-42页 |
3.2.1 企业基本特征分析 | 第36-37页 |
3.2.2 企业行业特征分析 | 第37-38页 |
3.2.3 企业家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3.2.4 企业贷款情况分析 | 第39-41页 |
3.2.5 企业财务特征分析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四章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5-51页 |
4.1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45-48页 |
4.1.1 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组织架构 | 第45-46页 |
4.1.2 信贷风险识别与计量 | 第46-47页 |
4.1.3 信贷风险监测及控制 | 第47-48页 |
4.1.4 不良贷款的管理 | 第48页 |
4.2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8-51页 |
4.2.1 管理架构不健全 | 第48-49页 |
4.2.2 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49-50页 |
4.2.3 缺乏有效风险预警系统 | 第50页 |
4.2.4 信贷人员风险意识不足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51-5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1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51-55页 |
5.2.1 调整信贷结构,平衡行业风险 | 第51-52页 |
5.2.2 完善管理架构,提高专业化分工 | 第52页 |
5.2.3 完善贷前审查,强化贷后管理 | 第52-53页 |
5.2.4 注重科技投入,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 第53-54页 |
5.2.5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风险意识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