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现代物流与自贸区的相关理论 | 第14-23页 |
2.1 现代物流相关理论分析 | 第14-17页 |
2.1.1 物流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现代物流的发展 | 第14-15页 |
2.1.3 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 第15-16页 |
2.1.4 物流的价值 | 第16-17页 |
2.2 自贸区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17-19页 |
2.2.1 自贸区的概念 | 第17页 |
2.2.2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 | 第17-18页 |
2.2.3 中国其他自贸区 | 第18-19页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2.3.1 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第19-20页 |
2.3.2 各物流运输方式与经济贸易的关系研究 | 第20-21页 |
2.3.3 上海自贸区成立对物流的影响研究 | 第21页 |
2.3.4 其他相关外文文献 | 第21-23页 |
第3章 上海市经济发展及物流业的现状 | 第23-32页 |
3.1 上海市经济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3.2 上海市物流业发展概况 | 第24-30页 |
3.2.1 上海市铁路运输现状 | 第25-26页 |
3.2.2 上海市水运运输现状 | 第26-28页 |
3.2.3 上海市公路运输现状 | 第28-29页 |
3.2.4 上海市航空运输现状 | 第29-30页 |
3.3 上海市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第30-32页 |
第4章 上海市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 第32-40页 |
4.1 灰色关联分析法概述 | 第32-34页 |
4.1.1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思想 | 第32-33页 |
4.1.2 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4.2 上海市各物流运输量与GDP灰色关联度计算 | 第34-38页 |
4.2.1 计算过程 | 第34-36页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4.3 上海市物流运输总量与三次产业产值关联度计算 | 第38-40页 |
第5章 上海市物流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0-44页 |
5.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5.2 变量检验 | 第41页 |
5.3 模型建立与回归 | 第41-42页 |
5.4 参数检验与模型修正 | 第42-44页 |
第6章 上海自贸区成立对物流与经济的影响 | 第44-48页 |
6.1 上海自贸区成立对上海市物流的影响 | 第44页 |
6.2 上海自贸区成立对腹地经济的影响 | 第44-48页 |
6.2.1 上海自贸区建立对腹地经济的有利影响 | 第44-46页 |
6.2.2 上海自贸区建立对腹地经济的不利影响 | 第46-48页 |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 第48-52页 |
7.1 结论 | 第48-49页 |
7.2 建议 | 第49-50页 |
7.2.1 均衡发展多种物流运输方式,并重视保护环境 | 第49页 |
7.2.2 均衡发展各行业,开展多方合作的平台 | 第49-50页 |
7.2.3 均衡生产发展与生活质量,弱化数量排名 | 第50页 |
7.2.4 控制各类风险,引导风险防范 | 第50页 |
7.3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