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自媒体对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研究

摘要第6-7页
一、绪论第7-15页
    (一)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7-8页
        1. 选题背景第7页
        2. 选题意义第7-8页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8-14页
        1. 国内研究动态第8-11页
        2. 国外研究动态第11-14页
    (三)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14-15页
        1. 研究的思路第14页
        2. 研究的方法第14页
        3. 创新点第14-15页
二、自媒体的涵义、特点以及发展的阶段第15-19页
    (一) 自媒体的涵义第15-16页
    (二) 自媒体的特点第16-17页
        1. 准入门槛低第16页
        2. 个性化、平民化第16页
        3. 交互性超强、传播速度极快第16-17页
        4. 不可避免的“后现代”性第17页
    (三) 自媒体发展的阶段第17-19页
        1. 自媒体的兴起阶段第17页
        2. 自媒体的壮大阶段第17-18页
        3. 自媒体的兴盛阶段第18-19页
三、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分析第19-23页
    (一) 大学生常用的自媒体形式第19-22页
        1. 即时通讯第19-21页
        2. 社交网站第21页
        3. 博客第21-22页
        4. 微博第22页
    (二) 大学生使用自媒体情况分析第22-23页
        1.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使用率极高第22页
        2. 多数大学生对自媒体工具依赖心理极强第22-23页
        3. 多数大学生对自媒体上的信息持理性态度第23页
四、自媒体对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第23-27页
    (一) 自媒体对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影响第23-25页
        1. 拓宽了时空情境和创新教育载体第23-24页
        2. 增强传播的自主性和互动性以及提升其感召力第24页
        3. 丰富教育的方法和深化教育方式第24页
        4. 开辟了教育的新环境第24-25页
    (二) 自媒体对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第25-27页
        1. 信息的良莠不齐使教育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第25页
        2. 后现代主义的涌入使教育内容的深刻性渐渐被降低第25-26页
        3. 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和裂变性使教育主体的权威性逐渐被削弱第26页
        4. 迅速发展的自媒体使教育的应对机制呈现滞后性第26-27页
五、扬长避短,利用自媒体涵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对策第27-31页
    (一) 提升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强化其主导作用第27-29页
        1. 提高使用媒介技术的能力第27-28页
        2. 提高防微杜渐的能力第28页
        3. 提高对信息的鉴别能力第28-29页
    (二) 促进大学生与自媒体良性互动,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第29-30页
        1. 加强媒介素养,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第29页
        2. 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增强互动意识第29-30页
        3. 利用自媒体优势,积极参与互动第30页
    (三) 营造自媒体正能量氛围,优化教育大环境第30-31页
        1. 家长必须要随时关注子女的思想发展状况,及时遏制短板效应.第30页
        2. 高校要注重构建的校园媒体文化,形成和谐文化氛围第30-31页
        3. 加大对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第31页
六、结语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Abstract第35-36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村民居建筑文化变迁中的物化研究--以高平市河西镇为例
下一篇:乔纳森·休斯的生态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