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杜氏盐藻电转化体系的建立与外源VgDGAT1a基因的遗传转化

摘要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 微藻研究进展第10-11页
        1.1 微藻的特点第10-11页
        1.2 盐藻概述第11页
    2 微藻基因工程第11-12页
        2.1 原核微藻基因工程第11页
        2.2 真核微藻基因工程第11-12页
    3 微藻基因工程载体元件第12-14页
        3.1 启动子第12-13页
        3.2 选择标记基因第13-14页
    4 微藻遗传转化方法第14-16页
        4.1 玻璃珠转化法第14-15页
        4.2 电击转化法第15页
        4.3 基因枪转化法第15页
        4.4 农杆菌介导法第15页
        4.5 PEG法第15-16页
        4.6 碳硅钎丝穿刺法第16页
    5 DGAT基因研究进展第16-17页
        5.1 植物DGATs及其编码基因的分类第16页
        5.2 微藻DGAT基因第16-17页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7-18页
    7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杜氏盐藻的无菌培养体系第19-28页
    1 材料第19页
        1.1 实验仪器第19页
        1.2 藻种第19页
        1.3 培养基第19页
        1.4 主要试剂第19页
    2 方法第19-21页
        2.1 杜氏盐藻藻种的纯化第19-20页
        2.2 杜氏盐藻最佳波长的测定第20页
        2.3 杜氏盐藻生长曲线的绘制第20页
        2.4 杜氏盐藻生物量的测定方法第20页
        2.5 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第20-21页
        2.6 纸片扩散法联合抑菌第21页
        2.7 藻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第21页
    3 结果分析第21-26页
        3.1 藻种纯化获得正确的杜氏盐藻藻株第21页
        3.2 杜氏盐藻最佳吸收波长的确定第21-22页
        3.3 绘制盐藻生长曲线第22页
        3.4 杜氏盐藻生物量的测定第22-24页
        3.5 盐藻培养液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第24-25页
        3.6 纸片扩散法测定联合抑菌效果第25页
        3.7 杜氏盐藻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第25页
        3.8 优化的杜氏盐藻无菌培养体系第25-26页
    4 讨论第26-27页
    5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VgDGAT1a-pCAMBIA3301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8-38页
    1 材料第28-29页
        1.1 主要试剂第28页
        1.2 供试菌株和载体第28页
        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8-29页
        1.4 常用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第29页
        1.5 引物第29页
    2 VgDGATla-pCAMBIA330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9-33页
        2.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9-30页
        2.2 质粒的转化及阳性克隆筛选第30-31页
        2.3 菌液的扩繁和质粒的小量提取第31-32页
        2.4 质粒的纯化回收第32页
        2.5 双酶切质粒及目的片段的回收第32页
        2.6 目的基因VgDGAT1a与pCAMBIA3301载体的连接第32-33页
        2.7 酶接产物的转化及阳性克隆的鉴定第33页
        2.8 VgDGAT1a-pCAMBIA3301酶连质粒的小量提取第33页
        2.9 载体VgDGAT1a-pCAMBIA3301的双酶切鉴定第33页
    3 结果分析第33-37页
        3.1 克隆载体PJET1.2和表达载体pCAMBIA3301阳性克隆的鉴定第33-35页
        3.2 VgDGAT1a-pCAMBIA3301表达载体的双酶切鉴定第35-37页
    4 讨论第37页
    5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杜氏盐藻电击转化体系的建立第38-49页
    1 实验材料第38页
        1.1 主要试剂第38页
        1.2 主要仪器第38页
        1.3 藻种和质粒第38页
    2 实验方法第38-42页
        2.1 杜氏盐藻对草丁膦的耐受性实验第38页
        2.2 杜氏盐藻电击转化体系的建立第38-39页
        2.3 草丁膦抗性转化藻株的分子鉴定第39-42页
    3 结果分析第42-47页
        3.1 用于筛选阳性转化藻株的草丁膦最适浓度第42-44页
        3.2 电击法各转化参数的优化第44-46页
        3.3 草丁膦抗性转化株的鉴定第46-47页
    4 讨论第47-48页
    5 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超表达VaDGAT1a杜氏盐藻的表型鉴定第49-55页
    1 实验材料第49页
        1.1 主要试剂第49页
        1.2 藻种第49页
        1.3 主要仪器第49页
    2 实验方法第49-51页
        2.1 转基因盐藻生物量的鉴定第49页
        2.2 盐藻中性脂含量的测定第49-50页
        2.3 转基因盐藻蛋白含量的测定第50页
        2.4 转基因盐藻细胞内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第50-51页
    3 结果分析第51-54页
        3.1 转基因盐藻生物量的测定第51页
        3.2 盐藻尼罗红染色镜检结果第51-52页
        3.3 盐藻细胞内总脂含量的测定第52-53页
        3.4 盐藻细胞蛋白含量的测定第53页
        3.5 盐藻细胞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第53-54页
    4 讨论第54页
    5 小结第54-55页
全文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Abstract第63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播期播量对晋中小麦产量与籽粒蛋白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