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符号说明 | 第9-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25页 |
引言 | 第12页 |
1.1 阿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 | 第12-15页 |
1.2 阿兹海默症与两种衰老主要信号通路的关系 | 第15-17页 |
1.2.1 mTOR通路与阿兹海默症 | 第15-16页 |
1.2.2 Sirtuins家族与阿兹海默症 | 第16-17页 |
1.3 果蝇阿兹海默症模型 | 第17-21页 |
1.3.1 果蝇阿兹海默症模型(Aβ蛋白沉积模型) | 第18-19页 |
1.3.2 果蝇阿兹海默症模型(Tau蛋白变性模型) | 第19-21页 |
1.4 阿兹海默症在动物模型中的基本治疗进展策略 | 第21-23页 |
1.4.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 | 第21-22页 |
1.4.2 体内金属内稳态 | 第22页 |
1.4.3 β分泌稳态抑制剂 | 第22-23页 |
1.5 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 | 第23-24页 |
1.6 小结 | 第24-25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6-36页 |
3.1 实验动物 | 第26-27页 |
3.2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7-28页 |
3.2.1 普通酵母粉培养基的配制 | 第27-28页 |
3.2.2 纯化学物质培养基(holidic medium)的配制 | 第28页 |
3.2.3 葡萄汁培养基的配制 | 第28页 |
3.3 实验分组 | 第28-29页 |
3.4 果蝇行为能力的测试 | 第29页 |
3.5 果蝇实验样品采集 | 第29-31页 |
3.5.1 果蝇头部的收集 | 第29页 |
3.5.2 果蝇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29-31页 |
3.6 果蝇大脑冷冻切片 | 第31页 |
3.7 蛋白质的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 | 第31-34页 |
3.7.1 主要配制的溶液 | 第31-32页 |
3.7.2 果蝇蛋白样品的制备 | 第32页 |
3.7.3 果蝇蛋白样品的含量测定 | 第32页 |
3.7.4 变性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电泳(SDS-PAGE) | 第32-33页 |
3.7.5 转膜 | 第33页 |
3.7.6 封闭与杂交 | 第33-34页 |
3.7.7 显色 | 第34页 |
3.8 荧光定量PCR(RT-PCR) | 第34-35页 |
3.9 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6-46页 |
4.1 左乙拉西坦延长了阿兹海默症果蝇的寿命 | 第36-37页 |
4.2 左乙拉西坦改善了阿兹海默症果蝇的外观形态 | 第37-38页 |
4.3 左乙拉西坦改善了阿兹海默症果蝇的爬行能力 | 第38-40页 |
4.4 左乙拉西坦改善了阿兹海默症果蝇大脑中的空泡数量 | 第40-42页 |
4.5 左乙拉西坦降低了阿兹海默症果蝇大脑中的Aβ蛋白沉积 | 第42-43页 |
4.6 左乙拉西坦对果蝇大脑中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43-46页 |
5. 讨论 | 第46-51页 |
5.1 左乙拉西坦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第46-47页 |
5.2 左乙拉西坦对阿兹海默症果蝇生存状态的影响 | 第47-48页 |
5.3 左乙拉西坦对阿兹海默症果蝇大脑的影响 | 第48页 |
5.4 左乙拉西坦对果蝇神经发育和代谢基因的影响 | 第48-51页 |
6. 总结 | 第51-53页 |
7.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