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

中文摘要第14-18页
ABSTRACT第18-23页
导论第24-59页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24-36页
        (一) 研究背景第24-31页
        (二) 选题意义第31-36页
    二、研究综述第36-51页
        (一) 国内研究综述第36-47页
        (二) 国外研究综述第47-50页
        (三) 研究述评第50-51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51-57页
        (一) 研究思路第51-53页
        (二) 研究方法第53-57页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57-59页
        (一)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7-58页
        (二) 不足之处第58-59页
第一章 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阐释第59-88页
    一、研究对象界定第59-72页
        (一) 农民工第59-61页
        (二) 职业培训第61-65页
        (三) 中国特色城镇化第65-72页
    二、相关理论阐释第72-81页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教育理论第72-74页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民教育思想第74-78页
        (三) 人力资本理论第78-80页
        (四) 公共产品理论第80-81页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与农民工关联性透视第81-88页
        (一) 农民工: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然产物第81-85页
        (二) 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85-88页
第二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历史演进第88-103页
    一、城镇化初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状况与政策第88-91页
        (一) 企业内部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的工作指导第88-89页
        (二) 企业自行组织的大规模集体专业化培训第89-90页
        (三) 城镇化初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践探索第90-91页
    二、城镇化中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状况与政策变化第91-96页
        (一) 当地政府和企业组织第91-93页
        (二) 慈善家和社会团体组织第93-94页
        (三) 城镇化中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践探索——以富平模式为例第94-96页
    三、城镇化加速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状况与相关政策第96-103页
        (一)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政策的扶持第96-98页
        (二) 高科技网络媒体技术的应用第98-99页
        (三) 城镇化加速期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践探索——以福建省为例第99-103页
第三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实需求第103-133页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必要性第103-113页
        (一) 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根本途径第104-105页
        (二) 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的迫切需要第105-107页
        (三) 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第107-110页
        (四) 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的重要保证第110-111页
        (五)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111-113页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可行性第113-133页
        (一) 主体内生诉求提供的可行性第113-116页
        (二) 当下制度环境提供的可行性第116-121页
        (三) 国内实践范例提供的可行性第121-124页
        (四) 国际经验镜鉴提供的可行性第124-133页
第四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问题及其成因第133-167页
    一、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分析第133-142页
        (一) 调查数据中农民工基本情况第133-135页
        (二) 农民工职业培训发展现状第135-141页
        (三) 农民工职业培训组织方式分析第141-142页
    二、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证分析第142-153页
        (一)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第142-145页
        (二) 实证模型的设定第145-146页
        (三) 农民工职业培训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结果第146-153页
    三、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3-160页
        (一) 农民工职业培训缺少顶层设计和规划第154-155页
        (二) 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不完善第155-156页
        (三) 农民工职业培训内容层次偏低第156-157页
        (四) 农民工职业培训参与率偏低第157-158页
        (五) 农民工职业培训成本偏高,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第158-159页
        (六) 农民工职业培训供给质量偏低,与市场需求脱节第159-160页
    四、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成因分析第160-167页
        (一) 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外因视角第160-162页
        (二) 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内因视角第162-167页
第五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战略选择第167-182页
    一、明确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目标定位第167-170页
        (一) 由就业导向型转变为能力提升型第167-168页
        (二) 由城镇适应型转变为城镇融入型第168-169页
        (三) 由城镇边缘化转变为城镇主体化第169-170页
    二、坚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指导原则第170-174页
        (一) 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第170-171页
        (二)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第171-172页
        (三) 统筹规划、科学引导第172-173页
        (四)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第173-174页
    三、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内容体系第174-182页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174-176页
        (二) 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第176-177页
        (三) 强化法律法规教育第177-178页
        (四) 提升职业工作技能第178-179页
        (五) 倡导职业道德规范第179-181页
        (六)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第181-182页
第六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对策思路第182-214页
    一、推进制度体系建设第182-190页
        (一) 规范组织保障体系,增强职业培训实效第183-184页
        (二) 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第184-185页
        (三) 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升职业培训质量第185-186页
        (四) 构建多元化筹资体系,保障职业培训经费第186-188页
        (五) 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搭建职业培训平台第188-189页
        (六) 注重地区差异、性别差异及教育资源的公平性第189-190页
    二、健全保障约束机制第190-195页
        (一) 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第191-192页
        (二)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第192-194页
        (三) 建立培训监管机制第194-195页
    三、鼓励创新培训模式第195-201页
        (一) 多元化职业培训模式第196-197页
        (二) “3+1”综合培训模式第197-198页
        (三) 分段式教学培养模式第198-199页
        (四) 搭建社区教育平台模式第199-200页
        (五) 创办农民工职业大学第200-201页
    四、加强职业培训评价反馈第201-214页
        (一)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201-208页
        (二)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型构建第208-214页
结束语第214-216页
参考文献第216-236页
致谢第236-239页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239-240页
附录一第240-242页
附录二第242-24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44页

论文共2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下一篇: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