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传统伦理美学思想概述 | 第13-25页 |
·传统伦理美学的涵义 | 第13-14页 |
·传统伦理美学思想的内容概述 | 第14-20页 |
·《周易》隐含的伦理美学思想 | 第14-16页 |
·儒家伦理美学思想 | 第16-18页 |
·道家(老庄)伦理美学思想 | 第18-19页 |
·禅宗伦理美学思想 | 第19-20页 |
·传统伦理美学思想的特征 | 第20-25页 |
·天人合一 | 第21-22页 |
·善美统一 | 第22-23页 |
·理情统一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传统伦理美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 第25-38页 |
·传统伦理美学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 | 第25-31页 |
·中国古典园林 | 第25-30页 |
·新中式景观 | 第30-31页 |
·传统伦理美学对世界景观设计的影响 | 第31-35页 |
·传统伦理美学对日本景观艺术的影响 | 第31-34页 |
·传统伦理美学对西方景观艺术的影响 | 第34-35页 |
·传统伦理美学思想与景观设计的契合 | 第35-38页 |
·和谐的设计原则 | 第35页 |
·“化繁为简”的设计手法 | 第35-36页 |
·意境美的营造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传统伦理美学思想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应用 | 第38-54页 |
·传统伦理美学与景观立意 | 第38-41页 |
·生动的自然意境 | 第39页 |
·善意的人文意境 | 第39-41页 |
·传统伦理美学与功能定位 | 第41-43页 |
·传统伦理美学与空间组织 | 第43-48页 |
·景观空间的分类 | 第43-44页 |
·景观空间的分隔 | 第44-48页 |
·传统伦理美学在景观要素中的表达 | 第48-54页 |
·筑石 | 第48-49页 |
·理水 | 第49-50页 |
·植物 | 第50-51页 |
·建筑小品 | 第51-52页 |
·材质 | 第52-54页 |
第五章 以传统伦理美学思想解读景观案例 | 第54-58页 |
·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解析 | 第54-56页 |
·枡野俊明——青山绿水的庭解析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