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秆结构性化合物变化与抗倒伏强度关系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玉米倒伏发生的特点和原因 | 第11-12页 |
·玉米倒伏发生的特点和基本类型 | 第11页 |
·玉米倒伏发生的外因和内因 | 第11-12页 |
·玉米茎秆形态特征与倒伏的相互关系 | 第12-14页 |
·玉米茎秆生长与倒伏的关系 | 第12页 |
·玉米茎秆农艺性状与抗倒伏的关系 | 第12页 |
·玉米茎秆组织化学成分、解剖结构与抗倒伏性的关系 | 第12-13页 |
·玉米茎秆强度与抗倒伏性的关系 | 第13-14页 |
·种植密度对玉米倒伏的影响 | 第14页 |
·种植密度对茎秆形态及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14-15页 |
·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15-16页 |
·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形态及物质生产的影响 | 第18-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8-19页 |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8页 |
·出苗率调查 | 第19页 |
·种植密度对节粗和节长的影响 | 第19-21页 |
·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重心高的影响 | 第21页 |
·种植密度对玉米穗位高的影响 | 第21-22页 |
·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片和茎鞘干重的影响 | 第22-23页 |
·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23-25页 |
·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变化 | 第26-28页 |
·穗部特征对密度的响应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结构性物质的影响 | 第31-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试验设计 | 第31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种植密度对茎秆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种植密度对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种植密度对茎秆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种植密度对茎秆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强度及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第37-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页 |
·试验设计 | 第37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7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7页 |
·种植密度对茎秆强度的影响 | 第37-40页 |
·种植密度对田间倒伏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茎秆形态特征与茎秆强度的关系 | 第41-42页 |
·茎秆内含物和茎秆强度的关系 | 第42-44页 |
·茎秆形态、茎秆穿刺强度与田间倒伏率关系 | 第44-45页 |
·玉米茎秆强度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8-51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8页 |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形态和强度的影响 | 第48页 |
·茎秆结构性化合物对茎秆强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茎秆强度对倒伏率的影响 | 第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附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