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1 引论 | 第13-21页 |
| ·水体氮素污染 | 第13页 |
| ·废水生物脱氮工艺 | 第13-19页 |
|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 第13页 |
|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 第13-18页 |
| ·厌氧氨氧化-反硝化耦合工艺 | 第18-19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9-2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2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金属离子强化 | 第21-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 ·试验装置与运行条件 | 第21-22页 |
| ·接种污泥和模拟废水 | 第22页 |
| ·厌氧氨氧化活性测定 | 第22-23页 |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3页 |
| ·响应面分析 | 第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4页 |
| ·批次试验 | 第23-28页 |
| ·Fe~(3+)、Cu~(2+)和Ni~(2+)三金属添加连续流试验 | 第28-32页 |
| ·Fe~(3+)连续流试验 | 第32-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3 厌氧氨氧化折流板反应器进水模式的优化 | 第35-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 ·模拟废水 | 第36页 |
| ·接种污泥和反应器 | 第36页 |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36-37页 |
| ·统计方法 | 第37页 |
| ·修饰的Stover-Kincannon模型 | 第37-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 ·反应器性能 | 第38-41页 |
| ·化学计量比 | 第41-42页 |
| ·污泥特性 | 第42-45页 |
| ·修饰的Stover-Kincannon模型 | 第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4 镁添加策略培养反硝化颗粒污泥 | 第46-6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 ·试验装置与运行策略 | 第47页 |
| ·接种污泥和模拟废水 | 第47页 |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47-48页 |
| ·反硝化活性(SDA)测定 | 第48页 |
| ·动力学模型 | 第48-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2页 |
| ·反应器性能 | 第49页 |
| ·化学计量比 | 第49-50页 |
| ·氨氮与亚硝态氮的积累 | 第50-53页 |
| ·污泥颗粒化 | 第53-54页 |
| ·污泥特性 | 第54-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页 |
| ·创新点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80页 |
| 个人简介 | 第80页 |
| 主要成果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