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与不隔之间--解读屏空间要素及其使用策略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对象释义 | 第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传统屏风的种类与性质 | 第17-23页 |
·屏风的种类 | 第17-20页 |
·可移动屏风 | 第17-19页 |
·固定屏风 | 第19-20页 |
·屏风的性质与作用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屏空间装置及其达到的空间效果 | 第23-37页 |
·屏空间的界定 | 第23-24页 |
·可动的屏空间装置 | 第24-30页 |
·障子 | 第24-26页 |
·半门 | 第26-27页 |
·帐铺格子结界 | 第27-28页 |
·暖帘 | 第28-29页 |
·关守石 | 第29-30页 |
·固定的屏空间装置 | 第30-35页 |
·影壁 | 第30页 |
·格子 | 第30-31页 |
·欄间 | 第31页 |
·迷宫 | 第31-33页 |
·城市短围墙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屏空间的空间原型及特性 | 第37-56页 |
·屏空间的空间原型 | 第37-45页 |
·单体原型 | 第37-43页 |
·组合方式原型 | 第43-45页 |
·屏空间的特性与功能作用 | 第45-55页 |
·分隔性——清晰还是模糊 | 第45-47页 |
·重层性——空间与时间深度 | 第47-50页 |
·过滤性——为五感而设的筛子 | 第50-54页 |
·选择性——空间迷惘与路径引导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屏空间适用场所及其设计手法的实际运用 | 第56-68页 |
·内部相邻区域的分隔与过渡 | 第56-61页 |
·可动的装置 | 第56-59页 |
·固定的装置 | 第59-61页 |
·室内与室外的交接 | 第61-64页 |
·旋转开合的装置 | 第61-63页 |
·室内外之间的空间 | 第63-64页 |
·建筑空间结构组织系统 | 第64-65页 |
·折动的单面墙体 | 第64页 |
·多面墙组合的整体 | 第64-65页 |
·室外遮挡装置与半开敞公共空间 | 第65-67页 |
·室外遮挡装置 | 第65-66页 |
·半开敞公共空间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语 | 第68-69页 |
注释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附录:毕业设计 | 第7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