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草、植株和籽粒主要营养成分及农艺性状分析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小麦草植株和籽粒的基本特征第9页
     ·小麦草的特征第9页
     ·小麦籽粒的基本特征第9页
   ·国内对小麦草植株和籽粒的研究第9-10页
   ·国外对小麦草植株和籽粒的研究第10页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略评述第10-12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12-26页
   ·原材料和仪器设备第12页
     ·检测样品第12页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12页
   ·测定方法和实验测定值第12-26页
     ·小麦草的理化指标测定方法第12-14页
     ·小麦草的相关理化指标测定值第14-16页
     ·小麦植株的农艺性质测定方法第16-17页
     ·小麦植株的相关农艺性质测定值第17-20页
     ·小麦籽粒的理化指标测定方法第20-24页
     ·小麦籽粒的相关理化指标测定值第24-26页
第三章 小麦草、植株和籽粒主要营养成分及农艺性状分析研究第26-58页
   ·145种小麦草生化组分分布规律第26-33页
     ·叶绿素色素含量分布规律第26-29页
     ·维生素C含量分布规律第29-32页
     ·叶绿素色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间的相关性第32-33页
   ·145种小麦植株农艺性质分布规律第33-48页
     ·分蘖数分布规律第33-35页
     ·株高分布规律第35-38页
     ·穗长分布规律第38-41页
     ·穗粒数分布规律第41-44页
     ·千粒重分布规律第44-46页
     ·小麦植株农艺性质间的相关性第46-48页
   ·145种小麦籽粒生化组分分布规律第48-55页
     ·蛋白质含量分布规律第48-50页
     ·淀粉含量分布规律第50-53页
     ·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间的相关性第53-55页
   ·小麦草、籽粒的生化指标和小麦植株的农艺性质间的相关性第55-58页
     ·千粒重和维生素C含量间的相关性第55页
     ·千粒重和叶绿素色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第55-56页
     ·小麦草、籽粒的生化指标和小麦植株的农艺性质间的相关性第56-58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及偃麦草属植物着丝粒区功能序列分析
下一篇:氮肥基追比和劲丰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