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小麦草植株和籽粒的基本特征 | 第9页 |
·小麦草的特征 | 第9页 |
·小麦籽粒的基本特征 | 第9页 |
·国内对小麦草植株和籽粒的研究 | 第9-10页 |
·国外对小麦草植株和籽粒的研究 | 第10页 |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略评述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2-26页 |
·原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12页 |
·检测样品 | 第12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12页 |
·测定方法和实验测定值 | 第12-26页 |
·小麦草的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第12-14页 |
·小麦草的相关理化指标测定值 | 第14-16页 |
·小麦植株的农艺性质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小麦植株的相关农艺性质测定值 | 第17-20页 |
·小麦籽粒的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第20-24页 |
·小麦籽粒的相关理化指标测定值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小麦草、植株和籽粒主要营养成分及农艺性状分析研究 | 第26-58页 |
·145种小麦草生化组分分布规律 | 第26-33页 |
·叶绿素色素含量分布规律 | 第26-29页 |
·维生素C含量分布规律 | 第29-32页 |
·叶绿素色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间的相关性 | 第32-33页 |
·145种小麦植株农艺性质分布规律 | 第33-48页 |
·分蘖数分布规律 | 第33-35页 |
·株高分布规律 | 第35-38页 |
·穗长分布规律 | 第38-41页 |
·穗粒数分布规律 | 第41-44页 |
·千粒重分布规律 | 第44-46页 |
·小麦植株农艺性质间的相关性 | 第46-48页 |
·145种小麦籽粒生化组分分布规律 | 第48-55页 |
·蛋白质含量分布规律 | 第48-50页 |
·淀粉含量分布规律 | 第50-53页 |
·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间的相关性 | 第53-55页 |
·小麦草、籽粒的生化指标和小麦植株的农艺性质间的相关性 | 第55-58页 |
·千粒重和维生素C含量间的相关性 | 第55页 |
·千粒重和叶绿素色素含量间的相关性 | 第55-56页 |
·小麦草、籽粒的生化指标和小麦植株的农艺性质间的相关性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