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魏家沟滑坡滑带土非饱和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3-22页
     ·非饱和土力学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3-16页
       ·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第13-14页
       ·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理论第14-15页
       ·非饱和土力学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第15-16页
     ·滑带土的蠕变理论研究现状第16-18页
       ·蠕变概述第16页
       ·土的蠕变试验研究第16页
       ·土的蠕变本构模型研究第16-17页
       ·流变理论在滑坡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7-18页
     ·土的流变模型概述第18-21页
       ·元件模型第18-20页
       ·积分模型第20页
       ·经验模型第20-21页
       ·内时模型第21页
     ·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2-24页
     ·研究内容第22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2-24页
2 魏家沟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试验第24-32页
   ·魏家沟滑坡概况第24-25页
   ·滑坡体形成机理分析第25-28页
   ·魏家沟滑坡滑带土非饱和三轴试验研究第28-30页
     ·试验仪器第28页
     ·试验土样第28-29页
     ·试验方法第29页
     ·试验方案及结果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3 魏家沟滑坡滑带土非饱和蠕变特性试验研究第32-46页
   ·概述第32页
   ·非饱和三轴蠕变试验第32-34页
     ·试验仪器第32页
     ·试验步骤第32-34页
     ·试验方案第34页
   ·非饱和蠕变试验数据分析第34-44页
     ·分级加载蠕变曲线第34-37页
     ·分别加载蠕变曲线第37-42页
     ·应力-应变等时曲线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4 滑带土非饱和蠕变试验模型建立第46-64页
   ·概述第46页
   ·滑带土的Burgers蠕变模型第46-51页
     ·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及结果第47-51页
   ·滑带土的Singh-Mitchell模型第51-56页
     ·魏家沟滑坡滑带非饱和土蠕变模型的构建第52页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52-54页
     ·Singh-Mitchell模型参数分析第54-56页
   ·滑带土的Mesri模型第56-60页
     ·应变-时间关系第56-57页
     ·应力-应变关系第57-58页
     ·模型参数求取第58-59页
     ·应力-吸力-应变-时间关系第59-60页
   ·Burgers、Singh-Mitchell与Mesri模型对比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5.基于滑带土蠕变模型的数值分析第64-74页
   ·魏家沟滑坡地质模型第64页
     ·魏家沟滑坡基本特征第64页
     ·魏家沟滑坡数值计算模型第64页
   ·本构模型与参数选取第64-65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5-72页
     ·不考虑流变效应的弹塑性结果分析第65-67页
     ·考虑流变效应的粘塑性结果分析第67-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主要结论第74-75页
   ·研究展望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78页
致谢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蚕Polycomb家族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功能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非均匀沙输移及沙波运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