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免耕播种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国外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 | 第21-30页 |
| ·小麦免耕播种小区试验 | 第21-23页 |
| ·试验目的 | 第21页 |
| ·试验地点及内容 | 第21-22页 |
| ·实验结果 | 第22-23页 |
| ·整机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 ·机具基本设计参数确定 | 第24页 |
| ·整机结构设计 | 第24-27页 |
| ·传动设计 | 第27-29页 |
| ·破茬机构传动设计 | 第27-28页 |
| ·施肥播种镇压单体传动设计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关键部件设计 | 第30-45页 |
| ·破茬开沟装置设计 | 第30-38页 |
| ·机理分析 | 第30页 |
| ·防堵机构设计原理 | 第30-31页 |
| ·梯形破茬刀盘设计 | 第31-33页 |
| ·刀座设计 | 第33-34页 |
| ·开沟器选型 | 第34-36页 |
| ·破茬开沟装置安装及工作原理 | 第36-37页 |
|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 第37-38页 |
| ·播种镇压装置设计 | 第38-41页 |
| ·机理分析 | 第38页 |
| ·设计要求 | 第38-39页 |
| ·仿形方案设计 | 第39-40页 |
| ·播种镇压装置安装及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 ·其它部件选型 | 第41-44页 |
| ·镇压轮和地轮的选型及安装 | 第41-42页 |
| ·排肥器的选择 | 第42页 |
| ·排种器的选择 | 第42页 |
| ·输种管选择及参数确定 | 第42-43页 |
| ·种子肥料箱设计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三维建模及样机制作 | 第45-50页 |
| ·三维建模 | 第45-48页 |
| ·三维建模软件选择 | 第45页 |
| ·破茬开沟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 ·播种镇压总成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 ·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虚拟装配 | 第47-48页 |
| ·样机制作 | 第48页 |
| ·配套动力计算 | 第48-49页 |
| ·牵引力计算 | 第48-49页 |
| ·功率计算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田间试验及优化改进 | 第50-63页 |
| ·田间预试验 | 第50-52页 |
| ·试验目的 | 第50页 |
| ·试验条件 | 第50-51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 ·田间性能试验 | 第52-60页 |
| ·试验目的与条件 | 第52-53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3页 |
| ·试验评价指标 | 第53-54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 ·优化改进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页 |
| ·创新点 | 第63页 |
| ·建议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