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X射线CT检测系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工业 CT 技术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第11-13页
   ·机器人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3-15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工业 CT 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数理基础第16-32页
   ·工业 CT 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6页
   ·扫描方式第16-21页
   ·X 射线 CT 检测的物理基础第21-27页
     ·X 射线的衰减规律第21-22页
     ·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22-26页
     ·射线多色性和硬化第26-27页
   ·射线成像的数学基础第27-31页
     ·投影与断层图像第27-28页
     ·Radon 变换和逆变换第28-29页
     ·傅立叶变换第29-30页
     ·中心切片定理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工业机器人 X 射线 CT 检测系统第32-54页
   ·工业机器人 X 射线 CT 检测系统的硬件组成第32-42页
     ·X 射线源系统第33-35页
     ·工业机器人系统第35-37页
     ·平板探测器系统第37-41页
     ·计算机辅助和控制系统第41页
     ·X 射线防护装置第41-42页
   ·工业机器人 X 射线 CT 检测系统的软件组成第42-49页
     ·软件功能组成第42-44页
     ·编程环境第44页
     ·通讯模块第44-45页
     ·X 射线控制模块第45-46页
     ·平板探测器采集模块第46-47页
     ·机器人运动控制模块第47-49页
     ·软件界面设计第49页
   ·机器人 CT 检测系统的空间分辨率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CT 系统机器人轨迹规划第54-71页
   ·物体在空间内的描述第54-56页
     ·位置描述第54-55页
     ·姿态描述第55页
     ·位姿描述第55-56页
   ·坐标系之间的映射第56-58页
     ·平移映射第56-57页
     ·旋转坐标系的映射第57-58页
     ·一般坐标系的映射第58页
   ·工业机器人坐标的描述第58-60页
   ·机器人姿态实现第60-62页
   ·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第62-65页
   ·机器人工件坐标系的定位问题第65-69页
     ·定位模体第66-67页
     ·定位原理第67页
     ·定位模体的设计第67-69页
     ·定位流程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5章 图像重建算法第71-81页
   ·图像重建算法简介第71-75页
     ·反投影法第71-73页
     ·滤波反投影法第73-75页
   ·扇形束图像重建算法第75-76页
   ·FDK 算法重建第76-79页
   ·FDK 算法的软件实现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总结和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车载摄像头的行人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
下一篇:面向产品设计流程的知识推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