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现状研究 | 第21-37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现状 | 第21-27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产生状况 | 第21-23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回收情况 | 第23-24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情况 | 第24-27页 |
| ·上海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实证分析 | 第27-31页 |
| ·样本选取方法 | 第27页 |
| ·问卷设计 | 第27-28页 |
| ·调查数据分析 | 第28-31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存在问题分析 | 第31-37页 |
| ·源头分类不善 | 第31页 |
| ·资金保障不足 | 第31-32页 |
| ·回收渠道冲突 | 第32-33页 |
| ·市场化程度不高 | 第33-35页 |
| ·监管体制不顺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总量预测 | 第37-46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总量预测方法 | 第37-39页 |
| ·基本思路 | 第37页 |
| ·主要方法 | 第37-39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总量预测过程 | 第39-45页 |
| ·原始数据的选择 | 第39-40页 |
|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1页 |
| ·影响因素的灰色预测 | 第41-43页 |
| ·多元线性回归 | 第43-45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总量预测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生活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46-57页 |
| ·国内外城市生活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比较 | 第46-53页 |
| ·管理政策的比较 | 第46-47页 |
| ·管理机构的比较 | 第47-49页 |
| ·利益相关者的比较 | 第49-50页 |
| ·成本收益的比较 | 第50-51页 |
| ·回收方式的比较 | 第51-53页 |
| ·国外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经验借鉴 | 第53-57页 |
| ·建立和完善相应管理政策体制 | 第53-55页 |
| ·创建多方参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55-56页 |
| ·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基于逆向物流的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成本收益分析 | 第57-70页 |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57-61页 |
| ·逆向物流 | 第57-59页 |
| ·静脉产业 | 第59-60页 |
| ·委托代理 | 第60-61页 |
| ·政府激励下的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成本收益分析 | 第61-68页 |
| ·模型假设与变量意义 | 第61-62页 |
| ·模型构建与求解 | 第62-67页 |
| ·不同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67-68页 |
| ·政府资源化回收激励政策的影响分析 | 第68-70页 |
| 第六章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激励机制构建及实施对策 | 第70-95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激励机制构建原则 | 第70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激励机制构建思路 | 第70-71页 |
| ·激励机制构建总体目标 | 第70-71页 |
| ·激励机制构建基本思路 | 第71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激励机制内容 | 第71-90页 |
| ·生态补偿机制 | 第71-80页 |
| ·收费引导机制 | 第80-84页 |
| ·市场驱动机制 | 第84-87页 |
| ·监督约束机制 | 第87-90页 |
|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激励机制实施对策 | 第90-95页 |
| ·加强立法,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 第90-91页 |
| ·鼓励多方参与,建立多级治理模式 | 第91-93页 |
| ·加强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 第93页 |
| ·加大教育力度,倡导绿色消费 | 第93-95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 附录 | 第101-10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04-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