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公益诉讼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前言第8-9页
一、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现状第9-14页
 (一) 立法沿革第9页
 (二) 对《民诉法》第五十五条之评析第9-11页
  1. 公益概念不清晰第9-10页
  2. 受案范围有缺陷第10页
  3. 提起主体不明确第10-11页
  4. 前后条文有矛盾第11页
 (三) 对《环境解释》和《民诉适用解释》第十三章的解读第11-12页
 (四) 对《环境解释》和《民诉适用解释》第十三章的评析第12-14页
  1. 原告主体范围方面第12-13页
  2. 法院管辖方面第13页
  3. 诉讼制度衔接方面第13-14页
二、《民诉法》颁布实施后的司法现状第14-15页
三、民事公益诉讼需要厘清的基本理论第15-36页
 (一) 公益诉讼的价值第15-16页
  1. 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第15-16页
  2. 扭转社会的理性冷漠第16页
  3. 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第16页
 (二) 民事公益诉讼的界定第16-22页
  1. 公共利益的界定第16-18页
  2. 民事公益诉讼对传统私益诉讼的挑战第18-21页
  3. 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比较第21-22页
 (三) 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第22-25页
  1.“公益”与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关系第22页
  2. 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受理标准第22-23页
  3. 对于消费者公益诉讼的质疑第23-25页
 (四) 民事公益诉讼启动力量的确定第25-33页
  1. 民事公益诉讼启动的“机关”第25-29页
  2. 民事公益诉讼启动的“有关组织”的确定第29-30页
  3. 个人参与公益诉讼的理性思考第30-33页
 (五) 民事公益诉讼的审理后果第33-36页
  1. 公益与私益的关系第33页
  2. 各享有主体资格人之间的关系第33-35页
  3. 一事不再理的问题第35-36页
四、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完善与展望第36-44页
 (一) 立案阶段第37-40页
  1. 完善前置程序第37-38页
  2. 受理法院管辖第38-39页
  3. 诉讼费用的承担第39-40页
 (二) 审理阶段第40-42页
  1. 保全措施第40-41页
  2. 调解或和解的适用第41-42页
  3. 判决效力的延伸与扩张第42页
 (三) 执行阶段第42-44页
  1.法院主动移送执行第42-43页
  2. 被告的后续恢复性补救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思考
下一篇:未成年人未决非羁押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