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血管疾病论文

椎动脉发育不良的MRA诊断与分型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研究椎动脉发育不良的MRA初步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在南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选取行头部/颈部MRA检查,同时行颅脑磁共振平扫检查的患者862例。根据椎动脉发育不良诊断标准,分为椎动脉发育不良组80例(观察组),无椎动脉发育不良组78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后循环TIA及后循环梗死的总发生率,统计分析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TIA和后循环梗死的相关性。通过80例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的MRA特点和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型,分析不同分型与后循环TIA及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在862例患者中,椎动脉发育不良80例,其中右侧54例,左侧26例;后循环TIA 51例,发生率63.75%,后循环脑梗死23例,发生率28.75%,其中前循环缺血表现为6例;其余782例患者中,前循环缺血表现626例,后循环缺血表现156例,发生率19.95%,其中后循环TIA 97例,发生率12.40%;后循环梗死59例,发生率7.54%;两组比较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椎动脉发育不良根据MRA表现分为Ⅳ型,其中Ⅰ型11例,发生后循环TIA 9例,发生率81.82%,脑梗死1例,发生率9.09%;Ⅱ型28例,发生后循环TIA 21例,发生率75.00%,脑梗死5例,发生率17.86%;Ⅲ型24例,发生后循环TIA 15例,发生率62.50%,脑梗死7例,发生率29.17%;Ⅳ型17例,发生后循环TIA 6例,发生率35.29%,脑梗死10例,发生率58.82%。结论(1).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TIA和后循环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2).根据MRA影像学表现,可将椎动脉发育不良分为Ⅳ型,椎动脉发育不良分型越高,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越大。
【关键词】:椎动脉发育不良 磁共振血管造影 眩晕 脑梗死 分型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3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神经细胞子的影响
下一篇:周恩来外交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