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育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目的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论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本文研究的相关概述 | 第15-22页 |
·责任及责任意识 | 第15-16页 |
·责任及责任意识的概念 | 第15页 |
·责任的构成 | 第15-16页 |
·责任的种类 | 第16页 |
·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意识 | 第16-17页 |
·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意识的概念 | 第16页 |
·社会责任的种类 | 第16-17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 | 第17-19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 | 第17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社会责任培育 | 第19-20页 |
·社会责任培育的概念 | 第19页 |
·社会责任培育的内容 | 第19-20页 |
·社会责任培育的目标 | 第20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 | 第20-21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原则 | 第20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手段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必要性 | 第22-30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 第22-25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的需要 | 第22-23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能力培养的需要 | 第23-25页 |
·大学教育的必要组成 | 第25-27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是大学的责任 | 第25-26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是教育的必要 | 第26-27页 |
·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支撑 | 第27-29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 第27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现状 | 第30-39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成就 | 第30-34页 |
·国家高度重视 | 第30-32页 |
·社会积极参与 | 第32页 |
·学校认真践行 | 第32-33页 |
·大学生个体积极表现 | 第33-34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社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社会变革的负面影响 | 第36-37页 |
·责任教育的部分缺失 | 第37页 |
·学生自身认知的不足 | 第37页 |
·家庭结构的影响 | 第37-38页 |
·权利和责任的不匹配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具体措施 | 第39-51页 |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理论引导 | 第39-41页 |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引导 | 第40页 |
·传统文化等相关理论的引导 | 第40-41页 |
·通过学校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 | 第41-43页 |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 | 第41-42页 |
·专业课课堂渗透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 | 第42-43页 |
·通过辅导员潜在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 | 第43页 |
·通过自我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 | 第43-44页 |
·通过自我教育提升 | 第43-44页 |
·通过自我认识提升 | 第44页 |
·通过自我完善提升 | 第44页 |
·通过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能力 | 第44-46页 |
·志愿服务活动 | 第44-45页 |
·日常生活技能 | 第45-46页 |
·发挥校园外部力量营造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氛围 | 第46-48页 |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 | 第46页 |
·以社会引导为补充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 | 第46-47页 |
·以大众传媒为拓展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 | 第47页 |
·以法制手段为约束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 | 第47-48页 |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 | 第48-50页 |
·美国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经验 | 第48页 |
·英国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经验 | 第48-49页 |
·日本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经验 | 第49-50页 |
·发达国家的经验给予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借鉴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