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律中的自首制度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唐代之前的自首制度 | 第11-13页 |
2 唐律自首制度的立法背景 | 第13-16页 |
3 唐律中自首制度的规定 | 第16-25页 |
·唐律中自首制度的条件及原则 | 第16-17页 |
·唐律中自首的主体规定 | 第17-18页 |
·亲首 | 第17页 |
·代首 | 第17页 |
·相容隐者之间的为首 | 第17-18页 |
·相容隐者之间的相告言 | 第18页 |
·缘坐之罪者谋叛以上本服期者的告发 | 第18页 |
·自首的时间 | 第18-20页 |
·自首的地点 | 第20页 |
·自首的内容 | 第20-21页 |
·唐律中自首制度的量刑规定 | 第21-22页 |
·唐律中自首制度的特殊规定 | 第22-25页 |
·唐律中自首制度的变通 | 第22-23页 |
·几种不可自首的情形 | 第23-25页 |
4 唐律中自首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 第25-29页 |
·唐律中自首制度的特点 | 第25-27页 |
·礼法合一,刚柔并济 | 第25页 |
·重思想轻行为 | 第25-26页 |
·条文详尽具体 | 第26-27页 |
·能否恢复原状作为自首的标准 | 第27页 |
·唐律中自首制度的影响 | 第27-29页 |
·对唐朝的社会影响 | 第27-28页 |
·对后世法典的影响 | 第28-29页 |
5 唐律中自首制度对现行自首制度的启示 | 第29-44页 |
·我国现行刑法中的自首制度 | 第29-35页 |
·一般自首 | 第29-32页 |
·特别的自首 | 第32-33页 |
·自首的量刑 | 第33-35页 |
·唐律中关于自首的相关制度探究 | 第35-44页 |
·"首露"制度对现行刑事司法的意义 | 第35-37页 |
·唐律自首制度中"不可备偿之物"自首标准的借鉴 | 第37-38页 |
·"改过自新"与唐律自首制度原则的冲突 | 第38-39页 |
·礼法融合对于现代刑事立法的启迪 | 第39-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