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专类园景观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1 选题背景与选题目的 | 第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 ·选题目的 | 第12页 |
| 2 紫薇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 ·紫薇资源与育种 | 第12-14页 |
| ·野生资源评价 | 第13页 |
| ·品种分类及演化 | 第13-14页 |
| ·紫薇园林应用 | 第14-16页 |
| ·紫薇造景 | 第16页 |
| ·紫薇文化 | 第16-18页 |
| ·文学作品 | 第16-17页 |
| ·精神象征 | 第17-18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文献综述法 | 第18页 |
| ·实地调查法 | 第18页 |
| ·综合分析法 | 第18页 |
| 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紫薇园林应用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第20-37页 |
| 1 莲荷苗圃紫薇育种与园艺产品调查分析 | 第20-29页 |
| ·项目概况 | 第20页 |
| ·调查结果 | 第20-29页 |
| ·紫薇的品种研发 | 第20-23页 |
| ·紫薇的扎景园艺产品开发 | 第23-29页 |
| ·问题总结与分析 | 第29页 |
| 2 邵阳双龙紫薇园的园林应用景观调查分析 | 第29-36页 |
| ·项目概况 | 第29-30页 |
| ·调查结果 | 第30-35页 |
| ·紫薇扎景长龙 | 第30-32页 |
| ·园区植物配置 | 第32-34页 |
| ·紫薇开发利用 | 第34-35页 |
| ·问题总结与分析 | 第35-36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紫薇专类园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 第37-42页 |
| 1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 ·主题性原则 | 第37页 |
| ·多样性原则 | 第37-38页 |
| ·功能性原则 | 第38页 |
| ·艺术性原则 | 第38页 |
| 2 紫薇景色分区 | 第38-40页 |
| ·紫薇品种展示区 | 第39页 |
| ·紫薇扎景展示区 | 第39页 |
| ·紫薇艺术配置景观展示区 | 第39-40页 |
| 3 紫薇景观类型与设计要点 | 第40-41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山西润州园紫薇专类园景观设计 | 第42-63页 |
| 1 项目概况 | 第42-44页 |
| ·区域位置 | 第42页 |
| ·现状用地分析 | 第42-43页 |
| ·现状视觉分析 | 第43页 |
| ·现状植被分析 | 第43-44页 |
| 2 设计原则 | 第44-45页 |
| ·主题性原则 | 第44页 |
| ·多样性原则 | 第44页 |
| ·功能性原则 | 第44-45页 |
| 3 功能与景色分区 | 第45-51页 |
| ·管理服务区 | 第47-48页 |
| ·游览活动区 | 第48-49页 |
| ·紫薇扎景园区 | 第49-50页 |
| ·紫薇品种展示区 | 第50-51页 |
| ·科普教育区 | 第51页 |
| 4 植物种植设计 | 第51-54页 |
| ·植物种植设计准则 | 第51页 |
| ·紫薇品种选择 | 第51-53页 |
| ·紫薇应用形式 | 第53页 |
| ·配景植物选择 | 第53-54页 |
| 5 专项设计 | 第54-62页 |
| ·地形改造设计 | 第54-56页 |
| ·平坦地形 | 第55-56页 |
| ·土丘微地形 | 第56页 |
| ·水系设计 | 第56-60页 |
| ·总体格局 | 第56-58页 |
| ·原有水系的利用与改造 | 第58-59页 |
| ·驳岸的处理 | 第59-60页 |
| ·服务设施布置设计 | 第60页 |
| ·建筑设计 | 第60-62页 |
| 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63-67页 |
| 1 总结 | 第63-65页 |
| ·调查研究方面 | 第63-64页 |
| ·理论研究方面 | 第64页 |
| ·实践研究方面 | 第64-65页 |
| 2 主要创新点 | 第65页 |
| 3 讨论 | 第65-67页 |
| ·问题 | 第65页 |
| ·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作者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