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34页 |
·密执安棒状杆菌植物病菌概述 | 第11-12页 |
·主要检测及鉴定方法 | 第12-17页 |
·血清学检测技术 | 第12页 |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第12-13页 |
·免疫捕捉PCR | 第13-14页 |
·实时荧光PCR技术 | 第14-15页 |
·Rep-PCR分析法 | 第15页 |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 第15-16页 |
·基因芯片技术 | 第16页 |
·其它检测分类技术 | 第16-17页 |
·恒温扩增技术 | 第17-24页 |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原理 | 第18-23页 |
·CPA扩增检测技术应用前景 | 第23-24页 |
·密执安棒状杆菌种内五个亚种介绍 | 第24-32页 |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 | 第24-26页 |
·玉米内州萎蔫病菌 | 第26-28页 |
·马铃薯环腐病菌 | 第28-30页 |
·苜蓿细菌性萎蔫病菌 | 第30-31页 |
·小麦细菌性花叶病菌 | 第31-32页 |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2-3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4-43页 |
·材料 | 第34-35页 |
·参试菌株 | 第34页 |
·植物种子及材料 | 第34-35页 |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 第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43页 |
·密执安棒状杆菌种植物病菌CPA法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35-37页 |
·CPA法特异性检测试验 | 第37-38页 |
·CPA法灵敏度检测试验 | 第38页 |
·CPA检测接种密执安棒状杆菌的植株 | 第38-39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灵敏度检测实验 | 第39-40页 |
·普通PCR灵敏度检测实验 | 第40-41页 |
·普通PCR结果判定 | 第41页 |
·CPA法检测种子样品 | 第41-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63页 |
·CPA法检测密执安棒状杆菌(Cl.michiganensis)植物病菌 | 第43-50页 |
·CPA检测接种密执安棒状杆菌的植株 | 第50-54页 |
·普通PCR灵敏度检测试验 | 第54-58页 |
·实时荧光PCR灵敏度检测试验 | 第58-61页 |
·CPA法检测带菌种子样品 | 第61-63页 |
4 全文结论与讨论 | 第63-67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CPA法检测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Cmm) | 第63页 |
·CPA法检测玉米内州萎蔫病菌(Cmn) | 第63页 |
·CPA法检测苜蓿细菌性萎蔫病菌(Cmi) | 第63页 |
·CPA法检测小麦细菌性花叶病菌(Cmt) | 第63-64页 |
·CPA法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Cms) | 第64页 |
·CPA法检测种子样品 | 第64页 |
·讨论 | 第64-67页 |
·CPA法检测密执安棒状杆菌植物病菌 | 第64-65页 |
·CPA法检测带菌种子样品 | 第65页 |
·CPA法在植物病菌检测领域应用前景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缩略词表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