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三、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一、 合作金融 | 第18页 |
二、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一、 合作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二、 合作金融理论 | 第20-21页 |
三、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云南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 | 第22-27页 |
第一节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云南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27页 |
第四章 云南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 SWOT 分析 | 第27-37页 |
第一节 云南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因素分析 | 第27-33页 |
一、 云南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分析 | 第27-29页 |
二、 云南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劣势分析 | 第29-30页 |
三、 云南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机会分析 | 第30-32页 |
四、 云南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威胁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云南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策略分析 | 第33-37页 |
一、 SWOT-CLPV 矩阵 | 第33-35页 |
二、 分析结果 | 第35页 |
三、 云南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策略选择 | 第35-37页 |
第五章 云南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模式的选择 | 第37-52页 |
第一节 国内三种典型运作模式分析 | 第37-46页 |
一、 百信模式 | 第37-40页 |
二、 兴旺模式 | 第40-41页 |
三、 九山模式 | 第41-42页 |
四、 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42-45页 |
五、 以上三种发展模式对云南省的启示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云南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模式的选择 | 第46-52页 |
一、 云南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原则 | 第46-47页 |
二、 云南省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 | 第47-52页 |
第六章 云南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对策建议 | 第52-58页 |
第一节 强化监管,防止异化 | 第52-54页 |
一、 相关法律的出台 | 第52-53页 |
二、 严把风险监控关 | 第53-54页 |
第二节 积极引导,鼓励发展 | 第54-55页 |
一、 加大宣传,改变农民对合作组织的认识 | 第54页 |
二、 通过培训,增强农民合作意识 | 第54-55页 |
三、 设立县级农村资金互助社辅导站 | 第55页 |
第三节 政策支持,促进发展 | 第55-58页 |
一、 放宽准入政策 | 第55-56页 |
二、 税收优惠政策 | 第56-57页 |
三、 企业管理优惠政策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