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前言 | 第9-19页 |
·藻种简介 | 第9-10页 |
·小球藻 | 第9页 |
·三角褐指藻 | 第9-10页 |
·海洋微藻的玻璃化冻存研究概况及进展 | 第10-11页 |
·海洋微藻贮存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玻璃化冻存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海洋微藻产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海洋微藻产 EPA 和 DHA 的研究背景及进展 | 第11-12页 |
·影响微藻脂肪酸含量及主要组分的因素 | 第12-14页 |
·海洋微藻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物理诱变育种 | 第14-15页 |
·化学诱变育种 | 第15页 |
·生物诱变育种 | 第15-16页 |
·海洋微藻的应用前景 | 第16-17页 |
·作为营养保健品广泛应用食品及医药领域 | 第16页 |
·用于水环境污染修复 | 第16-17页 |
·作为可再生能源 | 第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2 海洋微藻玻璃化冻存的技术研究 | 第19-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材料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藻细胞的存活率测定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由丙二醇、DMSO 及海藻糖组成的玻璃化液对微藻冷冻保存的影响 | 第20-22页 |
·由乙二醇、甘油及蔗糖保护剂组成的玻璃化液对微藻冻存成活率的影响 | 第22-24页 |
·由乙二醇、DMSO 及蔗糖保护剂组成的玻璃化液对微藻冻存成活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保护剂组合对藻类细胞恢复生长的影响 | 第25-26页 |
·恢复培养后的两种藻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8页 |
3 两种微藻的生长及产 EPA 的条件优化 | 第28-41页 |
·材料及试剂 | 第28页 |
·藻种 | 第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主要试剂与溶液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较适营养盐浓度组合的筛选 | 第28-29页 |
·植物激素对微藻生长及产 EPA 的影响 | 第29页 |
·维生素 B1、B12 对藻种生长及产 EPA 的影响 | 第29页 |
·微藻细胞比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29页 |
·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及测定 | 第29-30页 |
·EPA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40页 |
·大量元素对微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1-33页 |
·植物激素对微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3-35页 |
·维生素对微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35页 |
·营养盐对海洋微藻中 EPA 含量的影响 | 第35-39页 |
·大量元素及植物激素正交试验中的优化组合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4 海洋微藻的诱变育种及产 EPA 的条件研究 | 第41-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藻种及培养条件 | 第41页 |
·紫外线的诱导突变 | 第41页 |
·甲基磺酸乙酯(EMS)的诱导突变 | 第41-42页 |
·突变藻株产 EPA 条件的优化 | 第42页 |
·遗传稳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及气象色谱测定 | 第4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52页 |
·紫外线对 2 种微藻的诱变实验结果 | 第43页 |
·EMS 诱变处理对两种微藻生长及 EPA 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诱变后优良藻株的选育 | 第44-46页 |
·对选育出的藻株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6-51页 |
·遗传稳定性分析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