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审计判断研究回顾 | 第10-11页 |
·国内审计判断研究回顾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第14-15页 |
·本文的贡献 | 第14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审计判断理论分析 | 第15-27页 |
·审计判断概述 | 第15-19页 |
·审计判断的含义 | 第15-16页 |
·审计判断的特征 | 第16-17页 |
·审计判断的种类 | 第17-19页 |
·审计判断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审计判断产生 | 第19-20页 |
·博弈论——审计判断过程 | 第20-21页 |
·效用理论——审计判断结果 | 第21-22页 |
·审计判断的组成要素 | 第22-27页 |
·审计判断主体 | 第22页 |
·审计判断对象 | 第22-25页 |
·审计判断依据 | 第25-26页 |
·审计判断结果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影响因素的多维度分析 | 第27-38页 |
·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影响因素的制度维度分析 | 第27-30页 |
·制度之于审计 | 第27-28页 |
·制度之于审计判断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影响因素的行为动机维度分析 | 第30-36页 |
·基于社会学的行为分析 | 第30-33页 |
·基于经济学的行为分析 | 第33-36页 |
·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36-38页 |
·共同作用之一——经验与习惯 | 第36-37页 |
·共同作用之二——能力与业务质量控制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改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的路径 | 第38-42页 |
·制度层面改善审计判断 | 第38-40页 |
·法律法规、准则的制定 | 第38-39页 |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 | 第39-40页 |
·行为层面改善审计判断 | 第40-42页 |
·注册会计师的自身发展 | 第40-41页 |
·被审计单位行为规范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2-44页 |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