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7页 |
·引言 | 第9页 |
·手性与手性农药 | 第9-17页 |
·立体异构和手性 | 第9-11页 |
·手性农药及其性质 | 第11-12页 |
·手性农药中对映异构体比例的评价 | 第12-13页 |
·手性农药的靶标活性与非靶标毒性 | 第13-17页 |
·手性农药的立体选择性行为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手性农药在土壤中的立体选择性行为 | 第17-19页 |
·手性农药在水体中的立体选择性行为 | 第19-20页 |
·手性农药在生物体内的生物累积和生物转化 | 第20-21页 |
·手性分离与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手性分离概述 | 第21-22页 |
·毛细管电泳法(CE) | 第22-23页 |
·气相色谱法(GC) | 第23-24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24-25页 |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5-27页 |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黄粉虫体中三唑类农药手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7-40页 |
·引言 | 第27-29页 |
·受试生物的选择 | 第27页 |
·黄粉虫简介 | 第27页 |
·三唑类农药简介 | 第27-29页 |
·黄粉虫的实验室饲养驯化 | 第29页 |
·实验药物 | 第29-30页 |
·烯唑醇 | 第29-30页 |
·四氟醚唑 | 第30页 |
·黄粉虫的实验室饲养驯化 | 第30-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黄粉虫 | 第31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31-32页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第33-37页 |
·高效液相色谱的优化 | 第37页 |
·质谱参数的优化 | 第37-38页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38页 |
·方法精密度和添加回收率 | 第38页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麦麸中三唑类农药的手性选择性生物降解 | 第40-46页 |
·引言 | 第40页 |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40-41页 |
·试验仪器 | 第40页 |
·试验试剂 | 第40-41页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第41页 |
·色谱条件 | 第41页 |
·质谱条件 | 第41页 |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41-42页 |
·样品采集 | 第41-42页 |
·样品处理 | 第42页 |
·数据计算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麦麸中烯唑醇对映体的选择性降解 | 第42-43页 |
·麦麸中四氟醚唑对映体的选择性降解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黄粉虫体内三唑类农药的手性选择性生物富集及其代谢 | 第46-57页 |
·引言 | 第46页 |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46-47页 |
·试验仪器 | 第46页 |
·试验试剂 | 第46-47页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第47页 |
·色谱条件 | 第47页 |
·质谱条件 | 第47页 |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47-48页 |
·样品采集 | 第47页 |
·样品处理 | 第47-48页 |
·数据计算 | 第48页 |
·ER 值 | 第48页 |
·BAF 值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黄粉虫体内三唑类农药的生物富集 | 第48-51页 |
·黄粉虫体内三唑类农药的排泄 | 第51-53页 |
·黄粉虫体内三唑类药物对映体的 BAF 值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