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坡隧道高边坡破坏机理研究及一体化监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的意义及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隧道边坡破坏机理分析 | 第19-32页 |
·区段地质条件概况 | 第19-23页 |
·气象水文 | 第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地层岩性 | 第20-21页 |
·地质构造 | 第21-22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2-23页 |
·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 第23页 |
·隧道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第23-27页 |
·隧道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23-26页 |
·隧道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 第26-27页 |
·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第27-31页 |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27-29页 |
·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稳定性数值分析评价 | 第32-66页 |
·有限元基本思想 | 第32-33页 |
·隧道数值模拟分析 | 第33-51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 | 第33-37页 |
·稳定性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第37-45页 |
·极限位移模拟计算 | 第45-51页 |
·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 第51-65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 | 第51-52页 |
·稳定性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第52-60页 |
·极限位移模拟计算 | 第60-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一体化监测与反馈分析研究 | 第66-74页 |
·隧道监测 | 第66-68页 |
·主要监测内容 | 第66-67页 |
·监测方法 | 第67-68页 |
·边坡监测 | 第68-71页 |
·主要监测内容 | 第68-69页 |
·监测方法 | 第69-71页 |
·监测数据反馈分析 | 第71-73页 |
·隧道监测成果分析 | 第72-73页 |
·边坡监测成果分析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