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外部变水位及加卸载效应对邻近地下结构影响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外部水位变化对隧道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外部加卸载效应对隧道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临近变水位水体地铁隧道结构及围岩力学性状理论分析 | 第20-40页 |
·概述 | 第20页 |
·临近水体对地铁隧道结构及围岩影响分析 | 第20-22页 |
·考虑渗流的影响 | 第21-22页 |
·忽略渗流的影响 | 第22页 |
·临水隧道围岩变形与位移分析 | 第22-30页 |
·影响隧道围岩变形与位移的因素 | 第22-27页 |
·加、卸载效应对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分析 | 第27-30页 |
·地表水体加、卸载效应对地铁隧道变形的理论计算分析 | 第30-38页 |
·依托工程隧道深浅埋的判定 | 第30-32页 |
·地表荷载作用下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解 | 第32-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现场观测试验及数据分析 | 第40-58页 |
·依托工程介绍 | 第40-45页 |
·工程概况 | 第40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40-42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42-44页 |
·支护结构设计 | 第44-45页 |
·现场观测试验目的及内容 | 第45-49页 |
·试验目的 | 第45页 |
·试验位置 | 第45-46页 |
·试验内容 | 第46-49页 |
·现场观测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第49-56页 |
·隧道拱顶沉降观测数据及其处理分析 | 第49-52页 |
·隧道净空收敛观测数据及其处理分析 | 第52-53页 |
·上覆岩层位移观测数据及其处理分析 | 第53-55页 |
·钢格栅应力观测数据及其处理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数值模拟分析 | 第58-78页 |
·FLAC3D 软件介绍 | 第58-59页 |
·本构模型 | 第59-61页 |
·岩土体屈服准则 | 第59-60页 |
·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60-61页 |
·材料参数的选取 | 第61-62页 |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62-63页 |
·加、卸载过程的模拟 | 第63-65页 |
·加载过程模拟 | 第63-64页 |
·卸载过程模拟 | 第64-65页 |
·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典型断面应力云图分析 | 第65-67页 |
·应力曲线分析 | 第67-68页 |
·位移模拟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地层竖向位移模拟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地层水平位移模拟结果分析 | 第70-71页 |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第71-75页 |
·隧道拱顶沉降数据对比分析 | 第72-73页 |
·隧道净空收敛数据对比分析 | 第73-74页 |
·地层水平位移数据对比分析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附录A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