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7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20页 |
·压缩机概述 | 第12-15页 |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第15页 |
·工作原理及结构介绍 | 第15-19页 |
·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19-20页 |
·国内外 CAD 技术的发展 | 第20-23页 |
·国外 CAD 技术发展 | 第20-21页 |
·我国 CAD 技术的发展 | 第21-22页 |
·CAD 技术发展的趋势 | 第22-23页 |
·国内外参数化技术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国外参数化技术的发展 | 第23-24页 |
·国内参数化技术的发展 | 第24-25页 |
·Pro/Engineer 二次开发 | 第25页 |
·Pro/Engineer 二次开发的必要性 | 第25页 |
·Pro/Engineer 二次开发现状 | 第25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Pro/Engineer 二次开发及关键技术 | 第27-37页 |
·Pro/Engineer 二次开发的优点 | 第27页 |
·Pro/Engineer 二次开发的工具 | 第27-29页 |
·族表 | 第27-28页 |
·用户定义特征(UDF) | 第28页 |
·Pro/Program | 第28页 |
·J Link | 第28页 |
·Pro/Toolkit | 第28-29页 |
·基于 Pro/Toolkit 的二次开发 | 第29-36页 |
·Pro/Toolkit 基础知识 | 第29-30页 |
·Pro/Toolkit 工作模式 | 第30页 |
·Pro/Toolkit 应用程序的开发 | 第30-34页 |
·菜单 | 第34页 |
·用户对话框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压缩机缸体部分的设计与计算 | 第37-55页 |
·缸内工作过程和设计要求 | 第37页 |
·压缩机的热力计算和动力计算 | 第37-45页 |
·热力学计算 | 第38-44页 |
·动力计算 | 第44-45页 |
·气缸结构分析 | 第45-50页 |
·气缸体的结构形式 | 第47页 |
·气缸套 | 第47页 |
·气阀的布置 | 第47-48页 |
·阀室与通道设计 | 第48-49页 |
·压阀罩 | 第49页 |
·气缸盖板 | 第49页 |
·气缸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 第49-50页 |
·气缸主要尺寸和强度计算 | 第50-53页 |
·气缸主要尺寸 | 第50-51页 |
·气缸与缸套强度校核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压缩机缸体参数化设计系统 | 第55-77页 |
·压缩机计算程序 | 第55-65页 |
·气缸部分参数化设计模块 | 第65-69页 |
·气缸套参数化设计模块 | 第69-71页 |
·盖板参数化设计模块 | 第71页 |
·压阀罩参数化设计模块 | 第71-72页 |
·输出二维零件图 | 第72-74页 |
·缸体理论校核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压缩机气缸套有限元分析 | 第77-86页 |
·有限元法概述 | 第77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77-78页 |
·单元划分 | 第78页 |
·气缸套静力学分析 | 第78-82页 |
·气缸套模型的建立 | 第78-79页 |
·确定材料属性与网格划分 | 第79页 |
·边界条件 | 第79页 |
·静力分析结果 | 第79-82页 |
·气缸套模态分析 | 第82-85页 |
·模态分析基础 | 第83页 |
·模型建立、定义材料属性和网格划分 | 第83页 |
·边界条件 | 第83-84页 |
·模态分析结果 | 第84-85页 |
·本章总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